《实施方案》为抓手 济宁市着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024-12-14 18:00:00 来源:  作者: 刘钰

发布会现场

  大众网记者 刘钰 济宁报道

  12月14日,济宁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教育评价改革新闻发布会。大众网记者了解到,《实施方案》从3个大的方面,着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从深化学校评价改革方面,济宁市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指导学校构建“五育并举”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重学业轻健康等片面办学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发展。

  从深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方面,济宁市树立科学成才观念,坚决改变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健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体现“五育”并举要求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完善德育评价,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改革,实施学校德育工作清单制度,“一校一案”优化学校德育工作评价方案;改进学业评价,完善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完善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统筹考试、作业、监测和日常评价;强化体育评价,深化全国体育课程一体化试点区建设,畅通小初高体育特长生升学渠道,持续完善体育中考制度,擦亮我市4+1学校体育品牌,搭建学生体育竞赛平台;改进美育评价,实施美育浸润行动,落实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稳步推进艺术类科目进中考;加强劳动教育评价,优化劳动课程设置,落实劳动清单制度。

  从构建良好的教育发展生态方面,济宁市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不得下达升学指标或以中高考升学率考核下一级党委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不得将升学率与学校工程项目、经费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不得通过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严禁以任何线上线下形式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济宁市重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奏响家校共育“协奏曲”,搭建社会德育“朋友圈”,织密网络空间“防护网”,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

初审编辑:刘钰

责任编辑:朱仙娉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