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242839438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中国低龄留学生报告出炉 成绩差才出国说法不确

2014-06-20 07:57 作者:胡芳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在对是否愿意出国读高中和本科的选择上,超过九成的学生持积极态度,其中,56% 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

  《中国低龄留学生研究报告》发布会现场。

  图片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低龄留学生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日前在京发布,该《报告》是由启德教育集团发布,通过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收集了低龄留学家庭在留学规划过程中普遍关心的问题。据悉,调查问卷的发放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 18 个大中型城市,参加调查问卷的对象均为 15 至 18 岁的中学生及其家长。

  在校平均成绩85分以上占半数

  报告显示,准备出国读高中和本科的学生中,在校平均成绩 85 分以上的学生占 50%,其中90 分以上的16%,85分至90分的34%。除了学习成绩优秀,超过七成的学生多才多艺,且曾获得多种奖项,其中获得过国家级奖项的占4.7%,获得过省、市级奖项的占25.8%,获得过区级、校级奖项的占63.3%;拥有体育、器乐、绘画方面才艺的学生,分别为34.3%、28.5% 和 26.1%。

  在对是否愿意出国读高中和本科的选择上,超过九成的学生持积极态度,其中,56% 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

  专家点评:出国读高中和本科的学生在校成绩好、多才多艺的特点颠覆了以往“成绩差才出国”的传统观念,主要原因是:

  首先,中国的基础教育是通才教育,学生要学习数学、语文、历史、英语、体育等全面的知识, 升学还要通过严格的考试,这保证了中国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能学到内容丰富的基础知识, 在各种测试中具有强劲的竞争力。

  其次,“非常愿意”说明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对出国读高中和本科持积极、稳定的心理倾向,有了这种良性的心理状态,学生在面对学业和生活上的困难、挫折甚至挑战时,就会从正面的角度去思考,进而积极采取行动。

  超八成选择赴美澳加英读高中和本科

  报告显示,在出国读高中和本科的学生中,超过八成选择了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这4个传统留学目的国。其中,美国的地位不可动摇,有近三成的学生以其为目的国;其次是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占比均在20%左右。虽然只有不足一成的学生选择英国,但仍位居第四。在另外近两成出国读高中和本科的学生中,大部分选择了新加坡、法国、新西兰和德国,占比分别为3.66%、3.23%、2.67% 和 2.50%。

  专家点评:超八成学生选择去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英国接受高中和本科教育,原因主要有:

  首先,这些国家对教育高度重视,集中了世界一流的教育资源(包括师资力量、教学设备、资金支持等)。

  其次,这些国家的教育资源为不同学历背景、家庭环境、留学需求的学生提供了充分的选择空间。美国拥有4000多所经过认证的公立和私立高校和约2000所获得认证的私立中学,录取要求各有侧重。加拿大的高等教育分为大学和社区学院,大学又分为医博类、综合类和基础类,既适合希望深入钻研学术的学生,又适合希望加强知识储备的职场人士。

  最后,这4个国家一直是中国学生的主流留学目的国,与中国有长久的教育合作,中国学生和家长对其有非常高的认知度和认可度。澳大利亚有60多年的国际教育历史,与中国合作办学的项目和机构数量居各国之首。

  学生家庭呈现“三高”特点

  报告显示,出国读高中和本科的学生家庭普遍呈现“三高”特点,即父母至少有一方拥有高学历、高职位和高收入。首先,近七成家长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拥有本科学历的占53%,拥有硕士学历的占14%,博士学历的占1%。此外,出国读高中和本科的学生家庭收入也普遍较高,近两成家庭的年收入在80万元人民币以上,近五成家庭的年收入在40万元以上,约六成家庭的年收入在30万元以上。

  此外,数据还显示,这些学生的家长与国外接触的机会也较多,59%有机会去国外出差。

  专家点评: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子女教育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凭借自身拥有的文化资源,为子女创造优质的教育条件;二是诱导子女形成接受良好教育的意愿。有调查显示,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父母越希望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

  父母丰富的教育经历及其从自身教育获得的高回报经验,促使他们加大对孩子的教育投资。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还影响了其对孩子的培养观念,主要包括对孩子未来发展的规划、教育孩子的责任心和对孩子的培养目标,这些成了他们送孩子出国读书的动力。 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通常强调规范学习动机,科学规划长远的学习目标。

  胡芳

初审编辑:王振   责任编辑:高杨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