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 星期五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242839438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 车闻 > 舆论快报

公交优先还用限行吗

2013-10-12 10:22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如果把公交优先看作治堵、治污的一剂良药,那么限制非公交车出行就相当于服药时忌食辛辣、油腻之物。限购、限行与公交优先不矛盾   中秋、国庆双节前夕,北京等大城市的道路拥堵问题再次引起人们关注。
  ●如果把公交优先看作治堵、治污的一剂良药,那么限制非公交车出行就相当于服药时忌食辛辣、油腻之物。限购、限行与公交优先不矛盾

  中秋、国庆双节前夕,北京等大城市的道路拥堵问题再次引起人们关注。

  此前,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要严格限制机动车保有量。通过鼓励绿色出行、增加使用成本等措施,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北京市发布的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提出加快发展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

  道路拥堵的重要原因,是路上跑的机动车太多,而机动车太多还有另一个后果,即空气污染严重。不言而喻,无论是治堵,还是治污,都需要控制机动车总量,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但人们的出行需求是刚性的,在控车、限行的同时,必须树立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理念,将公共交通放在城市交通发展的首要位置。

  有意思的是,对于公交优先,社会各界有很大共识,很少听到质疑之声,而对于是否应该控车、限行,争议始终不断。

  公交优先意味着什么?公交优先,是不是就不该限购、限行、提高开车出行的成本?

  一个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既有轨道交通网络、公共汽车、有轨电车等机动化出行系统,也有人行道、自行车道等慢行系统。鼓励人们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多步行,多骑自行车,而不是无限制地开车出行,这才是公交优先的本义。

  有人说,公交优先会吸引许多人放弃开车而乘坐公交,地面不堵了,就没必要限购、限行了。这话说对了一半。吸引人们放弃开车,缓解地面拥堵,正是公交优先的一个目的。然而,谁都知道拥堵是路少、车多两大问题同时叠加造成的,如果一边发展公交,一边任由机动车数量增长,问题能解决吗?

  有人说,公交优先必须多修路。路修得再多,道路资源也是有限的,公交优先当然要让公共电汽车优先使用道路资源。不限制非公交车,它们与公共电汽车争抢道路资源,如何体现公交优先?放任非公交汽车上路,继续造成拥堵、加重污染,公交如何吸引人,城市如何宜居?

  更何况,公交优先是一个动态过程。没有一个城市能够一下子做到公交优先,也没有一个城市敢说它现在做到了公交优先。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公交优先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公交优先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城市道路上,公交车与非公交车并行是肯定的,在公交车与非公交车博弈的过程中,要想公交优先,必须对非公交车出行有所限制。

  想开车的人不妨琢磨一下路口的红绿灯。汽车来到这个世界,一开始可能没有太多规矩管它,时间长了规矩就多起来,大家耳闻目睹最多的就是红绿灯。控车、限行等办法,如同给迅速发展的汽车产业亮一阵红灯,它也只是限制,不是禁止。如果不否认红灯的作用,请理解限购、限行的意义。

  说白了,除非人们全都步行、骑车,不使用任何机动车,否则解决现行的拥堵问题只能综合施策。如果把公交优先看作治堵、治污的一剂良药,那么限制非公交车出行就相当于服药时忌食辛辣、油腻之物。限购、限行与公交优先不矛盾,与优化城市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管理水平不矛盾。

http://news.xinhuanet.com/auto/2013-10/12/c_117677629.htm

初审编辑:李龙   责任编辑:周传智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