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寻找身边的工匠]金石铿锵的制印大师:张国维
【编者按】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引发社会热议。
“工匠精神”是一种坚韧不拔、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如今,中国的发展已开始转型升级,从“中国制造”升至“中国创造”,因此我们的时代需要“工匠精神”。为此,千龙网从2016年4月发起寻找“大国工匠”,推出首都各行各业行业精英的系列报道。他们文化不同,年龄有别,但都拥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热爱本职、敬业奉献。他们之所以能够匠心筑梦,凭的是传承和钻研,靠的是专注与磨砺。
导读:印章,记录着中华文明密码。今年最热考古事件海昏侯墓之所以最终确定墓主身份,最可信的证据之一就是墓中一枚刻着“刘贺”的印章。
张国维正是制印这一文明的传承人和发扬者。从12岁开始操刀刻字,历经40个春秋,他制印的技艺已是炉火纯青,连原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也深深折服。在工作中,不管是谁找他制印,不论对方地位名誉的高低大小,他都在用材、刀法上一视同仁,都是良心匠心之作。
“在考古工地,几乎每一个墓葬,都伴生着一方印章。一部印章史,浸透了半部文明史。”
一句话,承载了张国维对印章的感情。他位于琉璃厂的工作间内,一盏老台灯、几方印章、几把刻刀,陈设简单,在他手里,金石声声撞击,一年要诞生几百方大大小小的印章。
“艺术无不是积跬步以至千里”
从十二岁开始操刀刻字,至今已差不多四旬岁月。回忆起最初接触篆刻,张国维说是“不自觉的过程”。受家学影响,小时候,比起跟其他的孩子一起玩耍,张国维更愿意自己写字、临摹印谱,从此与艺术结缘。
从最早带有“消极”态度的练习,到慢慢地兴趣越来越浓,主动给自己加码,主动临摹家里的印章残片。材料有限,张国维就从外面捡来灰砖刻印。
这门从祖父张樾丞传下的手艺就此传承下来,一刻就是几十年。
幼时简单的生活条件,也从某种程度上成就了张国维。他说,条件越是艰难,人越是容易认真。凿壁偷光,遂成大学。
多年治印,张国维有一个很深的感触,艺术领域不同门类有相通的缘分。
在他成长的八十年代,我国的艺术资料出版非常成规模,且价格便宜,几分钱就能买到一本碑帖。读书时,他常常在博物馆一坐就是半天,看宋元明清的画。“多读一本书、多看一幅画,对专业工作有非常好的意义。”张国维说。
同时,篆刻也需要不同艺术的滋养。
张国维拿起手头一方新刻的佛像印章:“佛教孕育着很深的文化,比如这个佛造像,篆刻者不仅需要非常熟练,要掌握它的透视、构图、线条、笔画,还要认真读过佛造像或佛教艺术的专业书籍。缺少了知识背景,你可能不知道后面的莲花纹是干什么的,会出现差错。”所以,以印章为纽带,张国维的周围总少不了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的朋友,他说,这也是自己前进的一项动力。
在如今事事追求短平快的时代,传统艺术的传承也让张国维颇为挂心。他说,技艺的传承应该是师傅带徒弟式的潜移默化进步的过程,每一座殿宇,无不是用一块块砖头垒起,一个个工匠积跬步而成大厦。无论是作书,作画,治印,不仅仅是在重复昨天的笔画和参差,其实是今天把昨天的成绩进行了升华和进步,而且是一种更精致、更认真的艺术升华。
张国维的工作室位于琉璃厂的一间平房里,一盏老台灯、几方印章、几把刻刀,陈设非常简单。千龙网记者 马文娟 摄
“每一方印章都是心血之作”
2002年,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来京,后张国维为他刻下著名的“罗格之印”。罗格十分喜爱,还表示今后所有给中国的正式文件中都要用这方印章署名。2003年,他也确实用罗格之印确认了北京奥运会会徽。这也成了张国维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之一。
不过,在聊起作品时,张国维更愿意谈谈那些刻给普通人的印章。他说,往往有可能是梨园行的一个跑龙套的,或是街边卖香油的人的印会更有故事。
不论身份地位,别人在请你刻印时,都是把它当做送给自己的最珍贵的礼物。“一方印章,可能在我手里是万分之一,但是到了主人手里,就是他的全部。”所以,无论质地,大小,是否名贵,张国维一视同仁,都是良心之作。
2008年,张国维为北京奥林匹克青年营的479名孩子每人刻了一方自己中文名的印。每天从睁开眼睛刻到半夜,他说,虽然几天没睡好,但自己做的,离组织给予的荣誉还是差太多了。
篆刻大家的盛名在外,总少不了上门求印的人。不论是德高望重的学者,还是普通的学生,张国维很少拒绝。邻居家孩子的画作参展,邻居到张国维的单位门口转悠了两个钟头,最后还是找到他,说小孩明天参加展览,想请你给刻个章,你看行不行?张国维一口应承下来。
为什么这样小朋友的小石头也亲自动手?张国维给记者讲了个故事。以前有个大画家,他门口有个学画马的小孩,这位画家有意提携,花了一个课时的时间讲解示范。果不其然,二十年之后,当年的小孩成了位画马名家。如今,每当回忆起当年大画家的那一堂课,他都认为是这一生都难忘的一节课。这件事让张国维感触颇深,“你给他一个支点,有可能,将来这个人就是一个大家。”
图为张国维正在刻印。千龙网记者 马文娟 摄
“愿做一个引路人”
张国维说,自己愿意当一根火柴杆点亮蜡烛,做一个引路人。“我从小生长在非常朴素的环境,工作,读书,学习,都是我饱受社会温暖的过程,所以,我用这个小的技能,希望对这个社会有一点帮助。”
读书毕业之后,张国维一直在专业文物单位工作,他常记得那些老前辈、老先生们的教诲,力所能及地与人便利、提携后辈。
如今,张国维也带了不少学生,甚至有外地来的孩子希望跟他学习治印。有时候,外地来的学生人生地不熟,找不到门路,只能在教室门口等他,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张国维就把自己的盒饭给学生,自己回家再吃。“毕竟我还有地利之便,所以尽可能地给学生们提供一点方便,这也是我这么长时间一直干的事儿。”
即便是给初中的孩子讲课,张国维也从不马虎。简单地浅浅一讲,也是一节课,但太粗糙;跟学生单独进行细致地交流,也是一节课,但课程时间又有限,怎么办?他的办法是,先讲大课,结束后再跟学生一对一地讲,上午的课程,常常要到下午一点,他才能从学校出来。
第九届全国青联委员,第八、九届北京市青联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西城区政协委员,教授……这么多的称呼中,张国维最愿意听到的,是北京市劳动模范。他说,刻起印章来,无不以工匠这个名称感到更骄傲,更自豪。接触过许多不同年资、不同行当的人之后,更发觉匠心是共通的。
“我曾经看见过一个煤矿工人刻的印,他与我交流,我现在还能想的起来,那方印章刻的是多么的精美。我们两个只是所处的位置不同,其他方面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差别。教授和工匠,应该是约等于的关系。” (文/千龙网记者 马文娟 实习记者 马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