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16·数说鲁能丨成熟体系亟待完善

2016-11-04 09:04:00 来源: 济南时报 作者:

  鲁能的2016,一路风雨。

  这一年,有喜有悲,有欢乐有泪水,有许多回忆值得铭记,更有太多的遗憾需要弥补。

  回首鲁能的2016,我们先从数据上进行概括,在宏观层面上总结得失。

   

  1

  【阵容】 中场配置急需强化

  本赛季鲁能中途换帅,由于每名教练的执教思路不同,对于人员的选择使用也就不尽相同。

  今年鲁能一线队总共30名球员在联赛中获得出场机会,数量创造新高。有故人中途离开,比如张文钊、阿洛等;也有新人补充进队,比如佩莱、西塞、宋龙。

  曼诺执掌时期的主力框架与接管球队后的主力构成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变化,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伤病。王永珀、郑铮,包括刘彬彬,联赛下半程退出主力阵容主要是受到严重伤病的拖累。二是技战术理念。 张驰、王彤、李松益、齐天羽等赛季初不受重用的球员得到马加特的信任,则是因为马大帅认为他们更符合自己的战术体系。

   

  马加特上任后在用人方面最大的一个变化是年轻球员的“表现”机会得到增加,这里所说的表现不仅仅指的是出场比赛,而是进入轮换阵容,近距离地感受顶级联赛的氛围,比如王炯、刘洋、李海龙等94、96年的小将,都在今年实现了中超初体验(99年的郭天雨在足协杯比赛中出场过。)

  当93一代逐渐成为中生代后,更年轻的球员在马加特手中崭露头角,从下个赛季开始,鲁能将会加速年轻化改革。

   

  在人员配置方面,马加特到来后也进行了相应调整,重点是中场,或者说后腰。除了位置比较稳固外,尤西雷、李松益、戴琳、王彤、张驰甚至宋龙都踢过后腰,频繁的人员变化说明这个位置是目前鲁能最大的软肋之一,缺少一个优秀的B2B型(禁区至禁区)的后腰。

  此外,随着蒙蒂略的离开,鲁能需要在前腰位置上寻找一名踢球风格更欧化、具有速度和组织能力的新外援。总得来说,强化中场人员配置是冬歇期鲁能在引援方面的主要工作。

  2

  【攻守】多项数据降到历史新低

  鲁能最终以第14名的身份告别2016赛季,与排名相对应的是,攻守两端的各项数据也创造历史新低。

  30场联赛丢了45球,这是中超时代的最高值,算上甲A,只有2003赛季的46球高于今年。30场比赛打进37球,这是中超时代的第二低,仅仅高于2009赛季的35球。进球少丢球多,净胜球自然不高,最终定格为-7,创造自1994年职业联赛以来的最低值。

  攻守两端表现都不太给力还带来了其他连锁反应,比如输球场次增多,减少。

   

  从进攻方式来看,鲁能的主要进攻手段是边路传中,其次是定位球,反映出进攻套路略显单一的问题,尤其是缺少有威胁性的中路直塞。

  具体而言,今年鲁能的进球数锐减,外援和本土球员的数据都大幅下滑。外援方面,上赛季阿洛以22球拿到联赛金靴,各条战线打进24球,本赛季鲁能的射手王是蒙蒂略,一共打进13球。本土球员方面,上赛季一共有13人在联赛、杯赛或者亚冠中进球,进球数是44个,今年只有7人有所斩获,进球数为20个。

  从防守表现来看,曼诺时期鲁能在11场比赛中丢掉18场,场均失球1.6个;马加特时期鲁能在19场比赛中丢掉27个,场均1.4个,有所进步。

   

  随着教练的更换、战术思路的改变,导致整体攻防的不稳定。其实鲁能不缺少有实力的球员,而是缺少成熟的攻守体系,这是新赛季马加特的主要目标。

   

   

   

   

  (数据:孟祥祎)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许芳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