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鲁:走出蜀地书写西北壮美

2019-08-20 14:21:00 来源: 四川日报 作者:

  原标题:长安画派旗手石鲁:走出蜀地书写西北壮美

  提到著名画家石鲁,艺术爱好者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或许是20世纪中国书画领域的“革新家”,或许是“长安画派”的创立者之一和领军人物。不过,石鲁长期在陕西工作、生活的经历,却容易让人忘记他其实是地道的四川人,四川为他的艺术人生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他在绘画领域的创作与思考助益良多。

  7月26日,“艺术大家与四川”系列讲座在成都画院举行,石鲁之女、陕西省美协副主席石丹主讲“诗意画境——从四川走出来的艺术大师石鲁”,将父亲的艺术人生娓娓道来。

  从仁寿到延安,从“冯亚珩”到“石鲁”

  石鲁原名冯亚珩,1919年出生于仁寿县文宫镇一户冯姓大家庭,在同辈人中排行第九,晚年时他因此为自己制了一方印章“冯门九子”,鼎鼎大名的书画家冯建吴就是他哥哥。

  石鲁的父亲经商,平时喜欢遛鸟、收藏古董字画,母亲则出身书香门第,他们的孩子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石鲁小时候喜欢看民间工匠干活,也喜欢钻到藏书楼里,临摹父亲收藏的古字画,才15岁便能临摹六尺整幅的作品。当时,冯建吴已经从上海昌明艺专毕业,接受了潘天寿等名家的严格训练,回到成都与画友合资创办东方美术专科学校。石鲁便在哥哥的鼓动下进入东方美专中国画系学习,成为该校年龄最小的学生。在那里,他除了大量临摹传统水墨画,还开始接触西洋绘画技巧。

  从东方美专毕业后,石鲁又辗转进入华西协合大学,在那里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熏陶。他骑自行车、坐长途汽车再加上徒步,终于在1939年底刚满20岁时抵达延安。“进入陕北公学的时候要填履历表,他在艺术上追求的是石涛,文学上崇拜的是鲁迅,所以从此改名叫石鲁。”石丹说。

  抗战时期,延安条件艰苦,中国画和油画材料稀缺,可供刻版画的枣木却随处可见。这一时期,石鲁因此创作了大量版画作品,例如《群英会》《民主批评会》等,主要目的在于宣传抗战、鼓动革命、教育群众。“除了版画,还有什么方式能让群众更加喜爱呢?”石丹说,石鲁记起小时候四川的“拉洋片”,就是在一个匣子里放上画片,一片片拉过去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石鲁从中获得灵感,一边展出自己的版画,一边搭一个小台子吹拉弹唱、宣传讲解,结果这种“新洋片”特别受老百姓欢迎。

  延安时期,石鲁逐渐从一个信奉“为艺术而艺术”的青年,转而立志“要做一个革命的美术家”。

  创新传统笔墨,走向“诗意的画境”

  上世纪50年代初,画坛盛行以西洋画改造中国画之风。石鲁当时的中国画创作和大量的写生作品,也吸收了不少西画的创作技法,强调明暗关系、素描和色彩。

  转折出现在1955年、1956年石鲁出访印度和埃及。尽管两大文明古国都曾被殖民统治多年,但它们的艺术仍保持着自身的特色,这让石鲁深受触动,也成为他艺术思想转变的重要节点。石丹介绍,石鲁当时在埃及做了一个演讲,他认为艺术形式的美主要是一个民族的人民在精神生活上崇高的、向上的、健康的心理表现,我们在艺术形式上的发展,首先是把自己看作民族传统形式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如果艺术形式一旦失去了民族形式的特征,也就减弱了表现民族生活的能力,减弱了人民对他的喜爱和欢迎。

  此后,石鲁重新找回传统笔墨的意韵和感觉,在此基础上做一些探索性实验,完成一系列经典作品。他的作品《转战陕北》中,人物只占据极小空间却最吸引眼球。“后来有人研究,说这是一种延安宝塔的构图形式。我们去过延安的人大概都知道,延安周围都是山,唯独一个宝塔立在山的中间,就把整个画面的焦点集中在这儿了。”石丹说,经过这样的处理,观众看到的似乎不是一个战争场面,而是一个有诗意的场面。“从这张画之后,石鲁从以写实的主题情节取胜,开始走向诗意的画境。”

  上世纪60年代初,西安美协在北京举办了一个展览,将石鲁等画家表现西北壮美的新笔墨展现在人们面前。“这个画展在激烈的争论中获得巨大的成功。”石丹说,以石鲁为代表的这些画家将“西北风”刮到全国,把西北荒凉峻拔的自然景观转换成一种雄壮旷达的风格,后来被一些理论家称为“长安画派”的崛起,石鲁成为其中当之无愧的旗手。(余如波)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贺亚林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