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侯畅
责任编辑:朱仙娉
大众网记者 侯畅 通讯员 杨勐 济宁报道
近年来,济宁高新区黄屯街道金色嘉苑第一社区黄屯新村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在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生态宜居、人才培育等方面谋篇布局,将黄屯新村建设成了辖区内的“幸福村”。黄屯新村现有村民337户、1168人,党员69名,先后获得“省级文明村”“市级文明村”“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等一系列荣誉。
党建引领 夯实乡村振兴之“基”
黄屯新村创新打造“124”工作法,擦亮“凝聚党心 服务群众”党建品牌,激活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动能。黄屯新村充分发挥党组织“一线指挥部”作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以乡村全面振兴为目标,注重抓阵地建设、队伍建设两项工作,不断夯实村级组织基础,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2023年,黄屯新村投资20余万元,对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全面迭代升级,高标准打造便民服务大厅、党建会议室、党建长廊、多功能活动室、爱“新”服务驿站、幸福食堂等活动场所,保证党员学习有场所、服务群众有阵地。黄屯新村由党员带头,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伍,动员支部党员在工作中比学习、比作风、比业绩、比实干,坚持以实干求进步,以实绩论英雄。
产业支撑 繁荣乡村振兴之“根”
黄屯新村“两委”班子敢想敢干、敢为人先,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年年都有新气象、年年都有新作为。黄屯新村从2004年启动商贸市场建设开始,在村“两委”的带领下,走上了村美、人和、民富的发展道路。2005年黄屯新村在府西路两侧建成商贸餐饮一条街,系统地形成了特色的商业经济带。2006年黄屯新村率先开启旧村改造新农村建设,村民搬进宽敞明亮的楼房。黄屯新村2009年建成文化一条街,2017年建成老年周转房,打造农村养老服务高地,2022年完成回迁楼的建设,切实做到让回迁村民更方便、更舒心。2023年黄屯新村投资1000余万元对黄屯商贸美食城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工作,改造后的商贸美食城建设面积约20000平方米,固定商业门面房400余间,临时摊点160余个,为群众提供了一个兼具“干净整洁”超高颜值与“人间烟火”温馨氛围的现代化商贸美食城,助推村集体经济突破300万元。
文明乡风 铸牢乡村振兴之“魂”
黄屯新村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不遗余力倾心打造百姓的美好精神家园,擦亮乡村文化振兴底色,实现经济富裕、精神富有双提升。黄屯新村整合文明实践宣讲、文体活动、图书阅览等功能于一体,高标准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同时聚焦村民传统文化需求,以春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为突破口,大力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20余场次,服务群众2000余人次。黄屯新村通过“志愿+”的活动模式,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发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黄屯新村积极开展关爱老年人行动,重点打造“网格+幸福食堂”志愿服务新模式,解决老年人吃饭难、做饭难等问题,让老年人感受到“民生温度”,尝到“暖心味道”。在餐后,黄屯新村还组织老人们一起听戏曲、话家常,开展养生、消防安全、金融诈骗等讲座,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初审编辑:侯畅
责任编辑:朱仙娉
根据《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替代企业豁免挥发性有机物末端治理实施细则(试行)》(鲁环发〔2023〕6号)相关要求,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开展了豁免企业的申报和审核工作。[详细]
参加济宁市2024年9月份面向社会人员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80分及以上)的考生(成绩查询网址:https://www.cltt.org/#/scoreQuery)。[详细]
11月9日,济宁高新正义公共汽车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2031线路将受交通管制,实施临时绕行模式。[详细]
11月10日,大众网记者在济宁城际公交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因S321济梁线徐集高速口至郭楼大桥路段单幅修通完毕,具备安全行车条件。[详细]
11月6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2023-2024年度山东省旅游公共服务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名单,济宁市《兖州区小剧场 大驿站唱响旅游公共服务提升“三部曲”》《邹城市全方位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质量助推体育赛事“流量”变“留量”》分别入选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详细]
2024年11月8日是第25个中国记者节。在这个属于记者的特殊日子里,大众网的一位“外地人”记者,以亲身经历为网友解锁济宁新印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