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刘钰
责任编辑:朱仙娉
岁月悠悠,辗转经纶,一年倏忽至尾声,济宁创新谷集团员工,站在时间转角回望写下明信片,回首2024年,我们践行使命,持续深耕,拼出了这一年的奋进时刻。展望2025年,我们将并肩同行开拓新局,以实干行动诠释国企担当,共同开启新一年的精彩篇章,为济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综合行政部(党群工作部)
2024年,我们勤思善谋、务实创新,坚持“综合协调快准实、服务保障重细节”的标准,着力提升“三服务”质效,团队荣获2023年度济宁高新区“干事创业”先进集体,指导的4个基层党支部被区党工委组织部评定为“2023年度五星级党支部”;为集团争创“2023年度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区干部作风指挥部对集团群众诉求办理工作先进典型案例进行全区通报表扬;宣传工作走在前,对上宣传工作完成区级媒体139篇,市级媒体100篇,省级媒体109篇,央级媒体5篇。推进落实的“创新谷集团以开放型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做法在《济宁改革》给予推广。
铸品质服务、为大局聚力。2025年,我们将锚定集团经济运营,围绕大局统筹协调,抬高境界、提升标准,扎实开展“三融三创”行动,融入“大党建”、“大工会”、“大发展”,创新“人才使用、绩效考核、薪酬管理”,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更大价值。
纪检监察部(法务审计部)
2024年,我们聚焦主责主业和业务职能目标,作风建设提质增效、合规化管理体系逐步健全、招商引资“蹄疾步稳”,项目建设“落地有声”。均和云谷·济宁创新谷科技园项目全面完成招商,58家企业签约入驻,23栋厂房已实现交付。市场化引入清控智运(济宁)产业创新基地和均和云谷·济宁创新谷第二科技园2个10亿元产业项目,均已开工建设。国有企业廉洁教育基地,获评全市“最受群众欢迎的法治文化阵地”。
凝心聚力、务实笃行。2025年,我们将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力促合规经营走深走实,不断擦亮“崇廉尚洁、干净干事”的党风廉政建设品牌。坚持“抓大项目、上好项目”,实现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齐头并进,依托现有资源,积极谋划1-2个新项目,聚力打造投资50亿元的区域新质生产力产业集群。
财务金融部
2024年,我们坚持“精细管理、降本增效”的工作原则,稳扎稳打、进退裕如。细化预算编制,合理确定支出预算规模,确保集团稳健运营;优化税务管理,突破壁垒,实现工程款发票由“普”换“专”,争取进项税805万元抵扣额;精准发力融资贷款,低利率完成3000万元,确保集团资金链稳定;聚焦财务管理核算监督、控制评价和决策支持作用,稳步推进财务精细化管理,为集团经营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齐心协力、实干笃行。2025年,我们将做好经济脉络的守护者,以增强偿债能力、严控负债率、提高风险管控能力、优化财务管理水平为重点,切实扛牢广泛而精细的财务管理任务,用我们的专业、专注、专心为集团公司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工程管理部(安全生产管理部)
2024年,我们聚焦项目建设,盯紧靠上、全力全速推进新材料产业园二期项目建设,完成3栋楼宇的交付使用。落实集团公司合规化管理提升年活动,审核交出项目盖章材料42次,整理项目档案89份,监督服务集团公司内部招标29次,建立已完工项目资金台账1份。配合合作地产项目4月底交房,跟踪配套道路通车。
坚守初心、脚踏实地。2025年,我们将持续抓好安全生产,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聚焦全员培训,强化隐患排查,营造安全氛围,加强监督对入驻企业和在建项目的主体安全责任落实情况;继续推进新材料产业园二期项目后续建设和招商工作,为集团公司打造新质产业集群奉献担当。
资产运营部(对外合作部)
2024年,我们紧盯集团全年任务指标,抓牢合规化建设,强化资产管理,守牢底线,在招商引资、固定资产管理、项目包装、对外合作、安全生产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全年内资任务5亿元,提前两个月超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13亿元,其中产业项目9.5亿元;新包装提报国债项目2个,在库政府专项债项目10个;集中公平招采36次,三方比价监督近300次,为集团公司降低了运营成本;盘活2块土地,集团运营园区新增租赁面积2万余㎡;全年安全生产形式平稳。
锚定目标、奋勇争先。2025年,我们将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在资产运营、对外合作、项目招商上持续发力,谋划好政策性资金项目,服务好工程货物集中招采,筹备好项目融资贷款,策划好各类厂房园区建设,以求真、务实、高效的作风做好全年工作。
外商公司
2024年,我们深化项目制改革,加强内控体系管理,实施全员销售,新签约协议客户180余家,销售客房8600余间,平均入住率达72.46%。科苑酒店成功入选2024年度高新区党政机关会议定点场所,新增长住客房120余间,入选济宁市烹饪餐饮业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科苑青年公寓深化校企合作,累计入驻高校研究生272人,新增入住客房108间,对宿舍、公共自习室、会议室进行改造升级60余间。创新公寓与济宁理工学院签订校企培训合作协议,与芒果教育深度合作接待260人住宿培训,增设精品家政,年服务96次。全力构建区域性产业人才教培中心,签约企业24家,在住专业人才1000余人,高技能、高学历青年人才入住占比达70%。公司荣获的山东省青年文明号获评“一星级”青年文明号。
2025年,我们将聚焦主责主业,以抓运营、增营收、优服务为发力点,抓住政策机遇“窗口期”,积极推进基础设施改造与智能化提升,实现客户满意度和酒店入住率的“双提升”;依托产业人才教培中心,打通校企合作“双向车道”,助力高技能青年人才留济发展。
创达公司
2024年,我们围绕“支持创新、服务创业”第一主业,新引进企业85家,新增租赁面积2万余㎡,导入产业园项目4家。落地青岛银行柳行支行,创启金融街初步形成,新市民金融服务中心助力企业发放贷款1.55亿元,低息贴息贷款3300万元。新培育科小企业73家,专精特新企业6家,省创新型企业17家,省瞪羚企业3家,组织申报高企30家,通过20家。授权知识产权219项其中新增专利109项。促成院企合作11家、项目11个。3个孵化器连续两年全部获评优秀(A类)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获批市级以上荣誉名片36项,园区2项,在孵企业34项。
秉持初心、砥砺奋进。2025年,我们将聚焦打造高能级区域创新中心,深化提升“十大创新中心”建设,坚持数字赋能、高企培育、院企合作、投资孵化、金融服务等一体推进,在孵企业总数突破300家,培育硬科技企业,科小企业、高企、专精特新企业不少于90家,推动3个国家优秀(A类)孵化器由基础级向高能级孵化器提升,为区域创新创业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招商集团
2024年,我们“走出去”招商近80次,精准对接洽谈企业200余家,协助推动38个优质项目签约落地济宁高新区,推动全区新开工项目26个、建成投产项目14个,在高新区产业项目招引及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中担当重任。作为全区产业发展优质载体,新材料产业园二期入住率已突破40%,成为高新区进一步拓宽新材料、新能源关键产业链条的重要平台。
聚焦主业,招大引强。2025年,我们将继续在做好服务四大专业园区和属地园区的同时,进一步树立一盘棋思想,积极融入创新谷集团发展,统筹全区资源优势,采取全员招商机制,共享招商信息,共同谋划推进,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国企力量。
人才集团
2024年,我们凝心聚力共奋进,精准对接高层次人才300多人,为21家企业成功推荐并辅助完成47名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申报项目,2名成功获批。开展线上线下招引活动,成功招引专科以上青年人才2000人以上,全职以及柔性引进博士10人,储备海外人才110余人。推动商学院培训平台建设,累计开展公益培训18期,培训各类人才900余人次。举办全区管理岗位干部素质能力提升班、招商引资暨园区服务专员能力提升班等培训10期,培训各类干部500余人次。
砥砺前行勇争先。2025年,我们将围绕人才创业就业完善人力资源服务链条,对标国内一流水平,重点打造高层次人才引、用、留专业服务团队,扩大人力资源服务范围全面实现市场化转型,全力打造蓼河英才聚集高地。
2025年济宁创新谷集团将踔厉奋发、勇担使命,以新气象新作为,谱写新篇章。
初审编辑:刘钰
责任编辑:朱仙娉
根据《机动车登记规定》(公安部令第164号)及《机动车登记工作规范》第六十九条规定,95辆机动车登记证书未收回,公告作废。[详细]
1月6日,济宁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通知称,根据济宁市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平台分析研判,经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决定,济宁市于2025年1月6日9时解除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终止Ⅱ级应急响应。[详细]
2024年12月31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济宁市市级政府定价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包括交通服务收费、公用事业服务收费、其它特定服务收费,具体如下。[详细]
为深入贯彻国家、省、市关于扩内需促消费的各项部署,进一步激活冬季文旅消费潜力,促进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山东省关于开展冬季文旅消费促进活动的通知》精神,现在全市开展“惠享冬韵·游在济宁”冬季文旅消费促进活动。[详细]
1月2日,大众网记者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关于2024年全省可移动文物保护宣传展示活动评选结果的公示》一文中了解到,济宁市博物馆馆藏青铜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入选全省可移动文物保护十佳示范案例名单。[详细]
1月1日,梁山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发布公告称,将启用5部车载移动式违法抓拍设备,具体原文如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