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高新区黄屯街道 “三抓三促” 推动基层治理提档升级

2025-02-17 14:58:34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侯畅 杨勐

  大众网记者 侯畅 通讯员 杨勐 济宁报道

  自2024年以来,济宁高新区黄屯街道持续深入开展“云创小镇·幸福黄屯”建设,突出“三抓三促”,聚焦完善组织机构、建强干部队伍、优化基层治理、赋能民生服务,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努力构建党建引领、多方共治、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黄屯街道围绕建立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向网格、楼栋等末梢单元延伸,将街道机关职能科室整合成“5办4中心”,统一打造全科党员服务队伍,建立五级网格党建服务体系,实现党组织建设全覆盖,服务群众全方位、零距离。街道实施社区自治共治机制,创设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八位一体”社区事务议事平台,形成多方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自治共治机制。

党支部召开主题宣讲

  黄屯街道探索开展社区跨区连片治理新模式,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携手共进” 原则,组建联合党委,优化村级协同,实现了从“ 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的转变。同时,街道推行“书记例会制度”,研究解决社区治理突出问题,建立“周调度、月总结”机制,推动大事共商、难题共解。2025年以来,社区围绕党建引领、人居环境整治、安全稳定等重点内容召开会议12次,共同研究治理难题70余个。

  黄屯街道发挥社区(村)党组织的统筹协调作用,做实村党组织书记为民办实事项目“金方案”。街道每月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充分激活黄屯商贸美食城服务效能,建立“幸福集市”6+N服务场景,采取党组织“搭台”、各方力量“摆摊”、居民“赶集”的形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街道还汇集辖区单位、爱心商户、社会组织等优质资源集中下沉,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特色化、优质化、多样化服务。

  黄屯街道坚持完善“网格员-两委成员-党组织书记”培养链条,把优秀村网格员培养成“两委”成员,把优秀“两委”成员培养成村党组织书记。同时,街道通过基层选拔、组织推荐、考选竞争的方式,优选年龄轻、学历高、经验足、干劲强的社区和村队伍“龙头”,激活社区工作者积极性。街道按照“分类培养、依次推进”的原则,组织研学教育,推行“ 导师帮带制”,帮助年轻同志快速成长。

  黄屯街道以“注重实绩、群众满意”为导向,制定考核办法,使考核有标准、可量化、易监督、能考准。街道建立健全常态化社区工作队伍管理模式,定期进行绩效考评,并将考核评价结果与绩效奖金直接挂钩,作为评先评优、岗位调整、薪酬定级、续聘解聘的重要依据,建立职责统一、标准明晰、保障有力的正向激励体系。

社区志愿者服务在一线

  黄屯街道积极推进“红色物业”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以物业服务企业党支部为抓手,构建党建引领、行业主管、物业服务、党员带头、业主自治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街道创造性提出“154”的社会治理品牌理念,不断擦亮“党员在身边、服务零距离”的治理品牌,打造一刻钟党群生活圈。其中,森泰御城上院小区荣获齐鲁红色物业,“154”社会治理品牌理念在全省推广。

  黄屯街道开展党群服务阵地迭代升级“集中攻坚行动”,构建以党组织为统领,由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公益中心、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等六方组成的“一核多元、六位一体、共享共建”和谐社区管理模式,强化社区自治组织职能,提高了社区综合服务管理水平。

  社区围绕居民的服务需求,成立法治共建服务平台、社区生活服务平台、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志愿联盟服务平台四个公共服务平台,有效解决政府“不该管、不好管”的问题,将“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治理”。

  黄屯街道设立智慧化管控平台,依托“村呼街应、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将网格工作中收集到的问题通过平台进行实时提报、流转办理。平台运行以来,有效解决各类纠纷事件37979件,办结率99.9%,实现问题防范在“源头”,难题化解在“萌芽”。

初审编辑:侯畅

责任编辑:朱仙娉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