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乡村善治‘新密码’”丨曲阜市王庄镇孟李村:“小村规”撬动“大治理”

2024-11-21 11:37:01 来源: 曲阜市委宣传部 作者: 朱铜辉 刘康 李晓晗

  在济宁曲阜市王庄镇孟李村,不管有啥大事小情,村民们都会找村委会解决,村党支部书记周连泉被大伙儿亲切地称为“周老五”。村民遇到麻烦和纠纷,总会来“周老五调解室”寻求帮助。

  “周老五调解室”作为“和为贵”调解室之一,自2006年成立以来,便以其“情、理、法”互融互通的调解机制,成为村民们心中的“避风港”,目前已调解大大小小的矛盾60余件。在这里,周连泉总是耐心倾听双方的诉求,不偏不倚地分析问题,用他那既严肃又不失幽默的调解风格,让紧张的气氛逐渐缓和,最终提出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调解过程中,他不仅注重情感沟通、以理服人,更强调依法调解,确保公平公正。同时,调解室还注重归档整理,每一起调解案件都会形成详细的文字及图片材料,形成调解卷宗,为后续调解提供参考,有效提升了调解效率和质量。

  “孟李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前些年村里发展滞后,村民之间经常因一些琐事产生矛盾。”周连泉说。

  面对村内的种种矛盾,周连泉深知,要构建和谐乡村,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2002年,他牵头制定了《孟李村村规民约》。这份凝聚了村民智慧的自治规范,成为调解室化解矛盾的重要工具。

  现如今走进村委会办公楼门口,一块村规民约展示牌引人注目。“我们的村规民约内容涵盖乡风文明、土地管理、社会治安等方方面面,是村委会管理村内事务的重要依据。将它张贴在门口,既能让村民经常看到,也能提醒我们做好乡村发展工作。”周连泉介绍。

  “村规民约要全面推行,碰到硬骨头也要坚决落实、不打折扣。”周连泉说,“过去,村民觉得办喜事酒桌摆得越多越喜庆,所以都往大了办,婚礼流程繁琐、花费不菲,大家都深受其累。”

  简化红白喜事、破除陈规旧俗,是乡村移风易俗的难点。孟李村村委会依据村规民约中“喜事新办,丧事从简,破除陈规旧俗,反对铺张浪费”的原则,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了详细的章程、办事流程、工作制度以及红白事办理标准。通过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召开村民大会等方式,广泛宣传文明节俭的新风尚,使移风易俗的理念深入人心。同时,理事会还投资购买了音响、黑纱等设备物资,指派专人上门服务,既避免了相互攀比造成的浪费,又从根本上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

  “自红白理事会成立以来,我们村没有一家不按规定办理红白事的。仅靠不大操大办、不大破孝、不请吹鼓手等就先后为村民节约开支50余万元,减轻了村民负担,深受大家好评。”周连泉说。

  经过多年的努力,孟李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孟李村村规民约》的成功实践,不仅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其他乡村树立了榜样和标杆。

  “经过进一步修订补充,村规民约涉及的6项内容更加完善实用。村规民约的落地落实,促进了基层治理。如今全村呈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部融洽、人心凝聚的可喜氛围。”周连泉说。

  如今的孟李村,不仅环境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封建迷信、奢侈浪费等陋习逐渐减少,崇尚科学、厉行节约的新风尚蔚然成风。村民们更加注重绿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遇到问题不再盲目攀比、讲排场、比阔气,一股新风正气正在孟李村蓬勃兴起。

初审编辑:王爽爱

责任编辑:朱仙娉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