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任城区卫健局多措并举全面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2024-07-29 14:05:0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高靖程

  大众网记者 高靖程 济宁报道

  近年来,济宁市任城区卫健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卫健委的精心指导下,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就医服务流程,加强医疗资源下沉,推动群众看病就医不够便利问题专项整治,全面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强化托育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和健康服务。

  进一步优化就医服务流程,提升服务精准度

  区卫健局在提升患者门诊就诊体验方面,推进诊疗精准预约。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区属医院可以在“健康济宁”服务号上预约就诊,预约时段精确到20分钟。超声、磁共振、CT等大型设备预约检查预约时段精确到30分钟以内。医共体范围内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结算流程进一步优化,能够实现门诊诊间结算,通过移动终端 (APP、微信公众号等)、自助机、指引单扫码或在诊室内使用医保卡 (含医保电子凭证)、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非现金方式现场结算费用,无需再到窗口排队缴费。

  区卫健局严格落实患者隐私保护,辖区二级医疗机构门诊全部实行“一人一诊室”,二级医院全面推行“门诊一日挂号,复诊三日免费”,即在同一医院、同一科室、同一专业的复诊患者,3日内二次挂号不再收取挂号费用。区卫健局在提升患者住院体验方面,推广“一站式”服务,二级医疗机构全部建立“一站式”住院服务中心,为患者提供导诊、咨询、检查检验预约、投诉建议受理、便民设备租借、病历复印寄送等服务。推行床旁入院办理和床旁出院结算服务,将办理出入院窗口前移至病区护士站,实现入院、缴费、结算、出院的一站式办理,不用再到住院处、出院处排队。

  区卫健局在提升患者诊后体验方面,通过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和签署合作协议,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医养结合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居家医疗服务,为出院患者提供在线护理咨询、护理随访、居家护理指导等延续性护理服务,同时,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任城区人民医院可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的上门护理服务。

  区卫健局在改善基层医疗服务环境方面,推广远程医疗服务。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作为任城区紧密型医共体牵头单位,能够为4家公立医院、7家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开展远程会诊、影像学会诊、心电图诊断服务项目。全区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完成老年友善环境整治、无障碍和适老化改造,为338所村卫生室配备重点人群智慧随访设备及康复理疗设备,价值774万元。

  进一步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区卫健局创建市级基层医疗特色专科,已累计建成16个市级基层医疗特色专科。区卫健局开展驻点帮扶和巡回医疗,选派业务院长下沉镇街卫生院,组织医护人员开展驻点帮扶和巡回医疗,帮扶基层医疗机构提升能力;选派专科团队与基层医疗机构建成8家专家基层工作室;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确定了51项的技术推广目录;推进“名医工作室”建设,建立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曲铁兵名医工作室”、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包培荣高层次名中医药专家工作室”“徐云生高层次名中医药专家工作室”等常态化来任坐诊机制,带动医院一流专科建设和医疗团队建设。

  区卫健局实施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落实市“百家卫生院 千家卫生室”提升行动,年内完成2家特色卫生院、70个薄弱村卫生室改造提升。高质量完成民生实事项目,在7个涉农镇街建好150㎡的中心村卫生室20处,以村卫生室产权公有为突破口,持续推进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

  强化托育服务发展,解决群众生育后顾之忧

  区卫健局重点围绕“增量提质、政策支持、示范创建、宣传引导、安全监管”五个方面,创新打造“托幼一体”融合模式、“医育融合”专业模式、“特殊关照”暖心模式、“品牌连锁”发展模式、“社区嵌入”便民模式、“单位兴办”省心模式等多元化托育服务体系,圆满完成迎接全国第三场“一老一小”现场经验交流会、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现场经验交流会和全省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任城观摩点任务,获评全省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区。目前,全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共131家,托位5127个。其中,公办托育机构27家,提供托位1445个;民营托育机构104家,提供托位3682个;每千人托位数达5.1个,托位使用率61.9%,镇、街道托育机构覆盖率100%。

初审编辑:时晓彤

责任编辑:朱仙娉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