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县人民医院构建三级急救体系:打通“救心” 高速路,守护生命每一分钟

2025-03-05 15:49:30 来源: 汶上县人民医院 作者: 郑州

  在汶上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赵相怀正在诊断一份来自康驿镇大唐阳村卫生室的心电图。他发现这名患者存在心脏方面的问题,立即电话通知村医康广范,指导其进行及时救治,并要求拨打120急救电话。接到调度指令后,汶上县人民医院康驿镇急救点的救护车迅速出发,将病人转诊至医院。这一系列迅速而有序的行动,正是汶上县人民医院三级急救体系的一个缩影。

  心电一张网:打通救治“第一公里”

  汶上县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左辉介绍,自“心电一张网”布局以来,村民在村卫生室就医时,村医可以为其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将结果实时传至县医院心电诊断中心。一旦发现问题,系统会立即启动应急机制,为急性心梗、脑卒中等患者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2023年6月,汶上县人民医院投资150万元,在全县280个村卫生室布置了心电穿戴设备,并在中心卫生室成立胸痛救治站。通过信息技术,医院架起了县医院胸痛中心、乡镇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和村卫生室胸痛救治站之间的桥梁,打通了胸痛患者救治的“第一公里”,畅通了“救心”高速路。

  三级急救体系:从村卫生室到县医院的无缝衔接

  2月18日,刘咸贵因突发左胸疼痛前往村卫生室就诊。村医为他做了心电图并传至汶上县人民医院,专家诊断后确认其心脏存在问题,立即将其转至医院救治。“感谢医院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刘咸贵感激地说,这一成功救治案例,正是三级急救体系发挥作用的生动体现。

  在三级急救体系中,乡镇卫生院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汶上县康驿镇卫生院副院长毛源鹏表示,自三级急救体系建立以来,医院成立了胸痛急救单元,并设立了120急救站点。这不仅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救治时间,也提升了乡镇卫生院的急救能力和水平。

  提升村医专业素养:从理论到实战的全方位培训

  近年来,汶上县人民医院不仅注重硬件建设,还高度重视村医专业素养的提升。医院定期邀请心内科、卒中、创伤专家开展急诊救治培训课程,内容涵盖胸痛常见疾病的识别、急救流程、心肺复苏等实操技能。此外,医院还安排村医前往急诊科、心内科、神经内科进修,在实战环境中积累经验,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成效显著:救治时间缩短,死亡率下降

  通过三级急救体系的规范化建设,汶上县人民医院为患者建立了救治链条上的生命绿色通道,最大限度缩短了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时间,打造了急诊急救30分钟救治圈。自三级急救体系建设以来,医院的FMC2W(首次医疗接触至导丝通过时间)及D2W(从患者进医院大门到导丝通过时间)逐年下降。2024年,FMC2W为72.90分钟,D2W为49.25分钟,远低于山东省及济宁市平均水平。急危重症患者死亡率也从2022年的5.39%降至2024年的2.85%。

  未来展望:完善急救网络,延伸医疗服务

  截至目前,汶上县人民医院已建立胸痛救治单元7个,乡镇急救站点2个,基层村卫生室胸痛救治站297个,急救哨点15个,累计培训乡医1250人。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韩陈香表示,下一步将积极探索大急诊建设模式,搭建云病房管理系统,推行急救哨点建设,将急诊急救体系延伸至社区、乡村,进一步完善急救网络,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无缝衔接的医疗服务。

  汶上县人民医院通过三级急救体系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急救能力,更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真正实现了“救心”高速路的畅通无阻。

返回首页>>

初审编辑:郑州

责任编辑:朱仙娉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