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台县数字经济成为发展新引擎

2024-12-30 20:52:34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悦豪 张惠亚 田一戈

  大众网记者 王悦豪 通讯员 张惠亚 田一戈 济宁报道

  实现县域产品链接全国、出口海外,搭建“内联外通”的三级物流体系,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网络平台服务……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培育,位于山东省鱼台县的数字产业大厦,正迅速成为推动鱼台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人气场”。

  “现在,数字产业大厦已成为鱼台县数字产业化发展区、产业数字化培育区、电子商务集聚区,致力于打造服务全国的便民服务平台、网络货运平台,目前产业大厦已注册企业251家,实体入驻85家。”鱼台县方与公司负责人梁奉凯说。

  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鱼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电商直播间集聚成势

  “欢迎朋友们来到我们的直播间。今天着重介绍的是我们鱼台大米,我们的大米蟹稻共生,生态种植,入口软糯Q弹……”“现在看到的是我们特色农产品毛木耳、荷叶茶……手工编织品、咸鸭蛋……”这是助农直播间开展助农直播的场景,主播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解着物美价廉的特色产品,观众点赞不断,成功将网络“流量”转化为助农增收的“留量”。

  鱼台县依托数字产业大厦,积极打造电商孵化基地,培养专业化电商队伍,实现企业产品、店铺矩阵的快速布局,培育山东鹤来香、村婆婆、品凡商贸、金驰食品等一批龙头电商企业。目前,基地拥有60多支类型不同的电商直播团队。

  “基地内汇集了全县各具特色的直播间,以室内直播、‘仓播’为主,推广销售我县的优势农副产品和传统手工艺制品,把鱼台县的优质产品推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鱼台县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宁介绍。

  依靠电商直播基地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各镇街已经成功将农副产品“搬”到线上进行销售。“基地为入驻团队提供场地运营、项目孵化、运营指导等专业化服务,高效推动谷亭电商直播迈上新的快车道。”谷亭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王星宇说。

  传统服务业智能升级

  走进数字产业大厦万合大数据有限公司,眼前数十个工位上座无虚席,来自全国各地的求助电话在这里接通。客服人员根据客户需求,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其匹配距离最近的专业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上门为客户提供包含非事故性道路救援、开锁、水电维修在内的十余种服务。

  “以公司的救援平台来说,客户通过我们能够获得拖车、脱困、搭电、补胎等多项非事故性道路救援服务。公司客服接到来电后,第一时间将订单派发到最近的线下合作汽修厂,最短时间内满足客户的需求。”万合大数据总经理助理马艳美介绍。

  不仅覆盖率和效率高,客户满意度更高,成功背后,万合大数据有着自己的“独门秘笈”。

  “目前正在使用的平台都是我们自主研发的,这样更贴近客户需求和使用实际。平台还能自动对合作单位和个人的服务进行考核,满意度低的随时会有解除合作的可能,不断提升服务效率和客户满意度,全方位保障客户权益。”万合大数据董事长张璐说。

  依托万合大数据网络信息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促进了鱼台县及周边市县区传统服务行业数字化升级,为鱼台县数字经济发展赋能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智慧物流营运新模式

  “滴滴,滴滴……”在王鲁镇张庙村智能快递服务站,村民张庆丽通过输入手机号码后四位,货架上的一件快递便发出蜂鸣声,扫码出库,全程不到1分钟。

  这么快的速度得益于鱼台县精心打造的“鱼台县智慧物流大数据系统”平台,进一步提升了快递物流智慧化水平。

  “取件人只需要输入手机号码后四位或者快件单号,通过无线传感识别技术,该手机号码下的所有快递将同时发出同一颜色的光,快递所在位置一目了然,提高了取件效率。”站长张文高兴地说。

  鱼台县大力整合县域快递物流数据资源,构建了“物流到县、快递到镇、配送到村”的智慧物流体系,实现了智能快递柜布局从城市向镇村延伸,推动了农村快递末端的智能营运与科学高效管理。同时,鱼台县大力发展数字新兴业态,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依托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实现买全国、卖全球。

  “智慧物流大数据系统整合了物流业务流程,对货物进行实时分析与智能分配,实现了对物流的智能调度管理,单件快递运输成本由0.8元/件降低到0.4元/件,运输成本降低50%,促进了大米、毛木耳等农产品线上销售,农村电商快递物流费用降低了20%以上。”鱼台县邮政管理局局长刘卫红介绍。

初审编辑:王爽爱

责任编辑:朱仙娉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