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爽爱
责任编辑:朱仙娉
大众网记者 王悦豪 通讯员 张子洋 张骁 济宁报道
近日,杞柳已进入收获季,在鱼台县清河镇巩庄村,村民们正在忙着收割杞柳。
村民们正在忙着收割杞柳
“今年的收成也算可以,每亩地七八千斤没问题,收购价大概在(每斤)六毛五到七毛之间,现在一亩地能收入四千五左右。”鱼台县清河镇巩庄村村民巩亚涛介绍。
巩庄村地势低洼、水源充足,适合杞柳生长,村里发展杞柳种植已有40多年历史。为做大这一特色产业,2020年,巩庄村成立杞柳专业合作社,村民以土地入股,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抱团发展。同时,巩庄村开办柳编加工厂,柳帘、柳篱笆、伸拉帘等产品受到市场青睐。
“目前,清河镇杞柳种植面积约1万亩,杞柳制品加工企业40余家,其中出口公司10家,产品远销欧盟,产值突破5亿元。”鱼台县清河镇党委副书记张成先介绍。
外商参观清河镇杞柳产业园
清河镇持续聚焦杞柳产业转型升级,积极与青岛新华锦集团开展洽谈,在鱼台设立新公司(济宁海锦工贸有限公司),入驻杞柳产业园,开展杞柳编织、仿真植物生产等业务。项目进驻后,在提升杞柳行业产值、增加附加值、延长产业链的同时,能够将更多外贸数据、外汇收入、统计数据留在本地。该项目已在第八届鱼台龙虾节开幕式上成功签约,园区立项、环评等手续正在推进。
清河镇围绕特色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治理、发展民生保障等内容明确发展思路,集聚发展动能,持续打造以巩庄村为核心,覆盖清陈线沿线大薛、相里、袁家、蔡王、王台、大程、清河8个村的具有杞柳产业文化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该片区依托各村实际,以红色文化、阵地建设、村企联建、产业发展、便民服务等为抓手,多点发力、全面提升。
生活富裕、精神富足,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尺。每到傍晚,大薛村的文化广场上就会响起喜庆欢快的广场舞曲。伴随着音乐节奏,大爷大妈们一起扭扭腰、摆摆臂、踢踢腿,动作整齐统一,良好的文化氛围调动了群众健身积极性。
“我和朋友们每天吃完饭都会来,跳跳舞既愉悦身心还能锻炼身体,我们也开始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啦。”村民张女士说话间就跟上了音乐的节奏。近年来,清河镇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开展广场舞大赛,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此外,清河镇还牢牢把握“国家级卫生乡镇”创建契机,深入开展爱国卫生“除四害”活动,以整治人居环境为突破口,提升城乡颜值,全力推进村庄清洁行动由战役性向经常性转变,为建设美丽家园环境,清河镇发动村民参与,清除村庄各类垃圾共计31吨,清理村庄内乱搭乱建建筑物420平方米,拆除废弃窝棚、看护棚、简易围栏等临时搭建物430平方米,人居环境得到大力提升。
初审编辑:王爽爱
责任编辑:朱仙娉
市县联动组织高校学子进企业、进院所、进展馆、进社区,看发展、看优势、看活力、看机遇,一同领略济宁这座城市的发展魅力,感受家乡知才爱才用才的良好就业环境。[详细]
近日,省交通运输厅发布2024年度全省普通国省道“十佳驿站”典型案例(鲁交公路函〔2025〕4号),济宁市G104曲阜陵城公路驿站成功入选。[详细]
1月14日,济宁市农业农村局发布济宁蔬菜批发市场价格一览表。[详细]
1月14日,济宁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发布公告,以下机动车已达到国家强制报废标准,现公告其机动车登记证书、行驶证和号牌作废。[详细]
1月13日,济宁市公安局高速公路交通警察支队发布公告,拟在辖区新增3处区间测速取证设备。[详细]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了第六批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名单,共推介74个典型案例,其中,山东有7个案例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