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爽爱
责任编辑:朱仙娉
大众网记者 王悦豪 通讯员 李英华 邱鹏翔 济宁报道
眼下,正值毛木耳种植的高峰期,鱼台县王庙镇昌建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菌包车间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加紧生产,推动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工人们正在包装木耳菌包
近日,走进鱼台县王庙镇昌建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菌包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各自的生产线上有序地进行套袋、整理菌包、运输等工作。合作社新引进的食用菌绑袋机,有力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和质量效益的提升。据了解,菌包生产从去年11月份开始,1月底前结束,两个月的时间订单生产菌包2200万袋。
“现在我们合作社有5个现代化车间,过去70个人生产5万袋,现在18个人就能生产7.5万袋。设备改造后,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鱼台昌建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汉友介绍。
木耳菌包生产车间
据了解,鱼台昌建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建于2014年,合作社运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初期建设320个木耳大棚,免费租给木耳种植户,为种植户减轻了经济负担。合作社提供菌包、免费管理技术和销售渠道,形成了集约化生产模式,走出了一条“育、产、销”的发展路子,提高了木耳产量,同时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我们种的大棚是合作社免费提供的,不用我们自己再投资了。我种了7个棚,能装25万袋,一年能收入20万左右,比出去打工强多了。”村民奚志辉说。
合作社不仅为种植户解决了后顾之忧,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木耳种植、采摘、菌包生产等工作每天可以为1200人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机会。据估算,仅提供就业方面,合作社每年可为村民增收1000余万元。
“我主要是干套袋的活,一天套一万两千多袋,挣200多块钱。在家干活很方便,还能照顾家里小孩。”村民武红丽说。
经过十年发展,目前合作社占地1500亩,建设700个大棚,种植户102户,总产值达5000万元,成为鲁西南最大的菌种繁育基地。
“我们合作社目前的经营状况非常好,现有社员102户,种植规模已达到2200万袋,产值达到5000万元,全年利润达到2200万元。”马汉友满脸笑容地说。
初审编辑:王爽爱
责任编辑:朱仙娉
“一开工,我们就接到了来自哈萨克斯坦、南非等国外的订单,还有安徽、河南等省份的订单,共有400余台农机设备。”山东金大丰机械有限公司车间里开足马力,800余名员工已全部返岗。[详细]
新春奋进正当时,济宁以“满格电量”火力全开。企业生产线飞速运转,全力冲刺开门红,向着更辉煌的未来大步迈进。[详细]
2月9日起,一场聚焦济宁市企业复工复产的宣传行动正式开启,旨在助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详细]
2月9日起,一场聚焦济宁市企业复工复产的宣传行动正式开启,旨在助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详细]
2月10日,大众网记者在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的《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工业领域行业大模型揭榜挂帅工作的通知》中了解到,山东组织工业领域大模型揭榜挂帅申报工作将于2月28日截止。[详细]
2月10日,大众网记者在济宁市农业农村局发布的《1月份蔬菜批发价格分析》文章中了解到,1月份,济宁市全市蔬菜批发价格稳中偏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