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残联探索助残扶残新模式用心织密民生保障网

2024-07-29 17:10: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胡兆杰 张泽宇

邹城市志愿助残行业党委成立揭牌仪式


  大众网记者 胡兆杰 通讯员 张泽宇 济宁报道

  近年来,邹城市残联坚持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为重点,不断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五度”工作法,用心织密民生保障网,残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扶残助残蔚然成风。

  党建引领有“高度”

  邹城市残联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引领激发创新活力,不断强化市志愿助残行业党委核心领导作用和市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综合协调作用,持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残联协调、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残疾人工作模式,把党建工作深度融入残疾人各项工作中,实现了由“单兵突进”向“组团并进”的转变,构建了“区域统筹、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残疾人工作新格局。

  队伍建设有“力度”

  邹城市残联严明工作职责,年初制定工作责任分工与承担考核指标明细单,细化考核任务,将责任层层分解到分管领导、部室负责人、具体工作人员身上,做到人人有担子、个个有压力;经常性开展残联系统干部职工业务培训,通过“干部大讲堂”、专题业务培训会、知识竞赛等方式,不断提升残疾人工作者能力水平。邹城市连续三年组队代表山东省残联参加全国残联专职委员知识竞赛,获得全国季军一次,连续三年荣获“全国残联专职委员知识竞赛县(区)级组织奖”,参赛队员全部获评“学习之星”。

  改革创新有“深度”

  近年来,邹城市接连承接了7项全国、全省残疾人试点,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围绕残疾人实际需求,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各项试点建设和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在残疾预防、早期干预、残疾人康复、残疾人护理照料、残疾人证办理、“如康家园”建设、残疾人就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4项试点被省残联评价为“优秀”等次,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2022年8月,中国残联程凯主席对邹城市“如康家园”建设经验作出肯定性批示。近年来,邹城市在全国、全省有关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经验交流10余次,北京市东城区残联、江苏省残联及全省各级残联纷纷到邹城考察学习。

  志愿服务有“温度”

  邹城市残联借助“一委两盟一会”工作机制,统筹利用党建助残联盟优质资源,积极动员基层党组织到“如康家园”开展党建助残活动,鼓励更多党员干部加入到志愿助残队伍,不断扩大志愿助残“服务圈”。邹城市先后开展了“儒润童心”“温暖过冬”“情满中秋·助力如康”“为民暖心惠万家”“双百救助”“感恩母亲”等富有时代气息的节日主题助残活动,各职能部门、单位立足自身行业特点和优势,深入开展复明助残、辅具助残、文化助残、教育助残、法治助残等专项爱心助残活动。邹城市残联通过广泛动员,社会各界踊跃参与残疾人事业网络募捐活动,邹城市连续三年被评为“山东省残联系统网络募捐工作先进单位”;成功争取“全国阳光助残志愿服务基地”15处,数量位居全国第一。2023年3月,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对邹城市志愿助残服务工作经验作了肯定性批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尹荣耀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