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胡兆杰
责任编辑:朱仙娉
邹城市唐村镇优化乡村环境
大众网记者 胡兆杰 通讯员 王凯 济宁报道
今年以来,邹城市唐村镇第一书记工作队围绕抓党建、强班子、兴产业、促发展、办实事的工作思路,紧扣乡村振兴战略主线,真抓实干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旗帜扛起来 凝聚乡村振兴磅礴力量
唐村镇坚持组织村“两委”成员、党员召开党员大会、主题党日31次,树立新思想、新观念;完善管理制度、会议制度、学习制度11项,规范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设立党员示范岗,开展志愿服务63次,引导党员干部主动为村庄发展出主意想办法,干群心更近、劲更足;用情用心入户走访调研1168户,用脚步丈量村情,用真心倾听民情。
“大事小事以村党员群众为依托,听取民声、反映民情、表达民意。”唐村镇第一书记工作队坚持走访“横到边、纵到底”,耐心倾听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的主要打算和实际需求,把民生热点摸清、把问题困难摸准,夯实为民服务根基,第一书记从对乡村的不熟悉、不适应,到逐步融入、以情动人,实现了从“驻身”到“驻心”的转变,凝聚起共谋发展的磅礴力量。
产业兴起来 建强产业融合发展链条
唐村镇从开展“强村共富”专项行动座谈会,到详细制定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再到赴曹县、嘉祥等地考察学习、解放思想……秦官庄村第一书记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因地制宜探索致富道路,一步步点燃了村集体改造辣椒园、精耕细作的热情,与味佳缘食品加工厂签订协议,投资24万元引进辣椒酱、调味品生产项目,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扩大村集体经济项目效益。
唐村镇第一书记工作队把党建引领贯穿产业振兴之中,坚持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整合资源拓宽增收渠道,让“闲”资产变成“活”资源,开辟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行得通、靠得住、能受益、可持续”的新路径。
生活美起来 优化生态宜居乡村环境
唐村镇立足河流湿地自身特色,府前新村第一书记和村“两委”一班人积极探索“文旅+”发展模式,打造以音乐节、烧烤节等为主打元素,加之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互动游戏和美食体验等,打开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新局面。同时,唐村镇组织修整农田排水沟2000余米,利用镇雨污分流工程项目,协调建筑垃圾填整村内低洼地3000余平方米,变废为宝,打造了基础完善、独具特色的乡村风貌。
唐村镇第一书记工作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村庄治理与绿色生态家园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护好生态美颜值、打造基础提形象、美化整体树品质,全面改善村容村貌。
日子好起来 提升乡村基层治理水平
唐村镇中唐村第一书记与村“两委”一起,倾听群众呼声、坚持从小事做起,将涉及1200位村民的“一人一分田”项目进一步规范,与党员一起带头劳作、有序管理、优化环境,村民们共同分享、共促和谐,以“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开辟中唐新模式。同时,唐村镇以“一分田”为契机,发挥第一书记派驻单位优势,积极打造第一书记共商机制,围绕群众身边热点难点堵点广泛邀请群众参与协商,解读政策、汇集民意、形成共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基层治理格局。
唐村镇第一书记工作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用心用情全面开展入户走访调研,问题导向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唐村镇针对走访中发现的问题、群众反映的堵点难点、村庄发展的意见建议,逐一综合分析研判、逐一制定解决办法、逐一建档跟踪管理,让群众感受到了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变化,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初审编辑:胡兆杰
责任编辑:朱仙娉
为保障航道安全畅通,微山一线船闸、微山二线船闸、嘉祥船闸将按照船闸年度养护计划于近期停航检修。[详细]
8月25日,大众网记者从济宁市鱼台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为深入贯彻落实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要求,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进一步做好城乡公益性岗位上岗安置和在岗人员日常管理工作,确保城乡公益性岗位政策落到实处,现面向社会公布鱼台县各级[详细]
袅袅凉风起,最美人间秋。8月24日,正式出伏。[详细]
为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擦亮国家5A级旅游景区品牌,提升微山湖旅游区良好形象。[详细]
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法院发布执行悬赏公告。[详细]
梁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正林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