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242839438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 文体·综合

“好声音”漫天来袭 不重质量成噪音

2013-08-07 11:03 作者:艾莉 来源:光明日报
在明星“跳水”热后,近期荧屏又布满“好声音”,多家卫视推出歌唱类选拔节目,一时间,遍地飞歌,乱象重重。

原标题:“好声音”太多成噪音

  在明星“跳水”热后,近期荧屏又布满“好声音”,多家卫视推出歌唱类选拔节目,一时间,遍地飞歌,乱象重重。直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面公布了对这类节目实施总量控制、分散播出的调控措施:“从现在起各上星综合频道在调控期内不再投入制作新的歌唱类选拔节目;尚未开播的节目将推迟播出,合理安排,避开暑期播出高峰;已开播的节目将调整播出时间,错时安排播出,避免同类节目扎堆播出。”
  纵观当今的电视荧屏,跟风、雷同现象愈演愈烈。从抗日“神剧”到明星玩命跳水,从各色选秀发展到飙好声音,总是一家推出,万家跟进。而且这些歌唱类选拔节目似乎没有太大的区别,连煽情的方式、炒作的手段都差不多,让人似曾相识。过犹不及,如此看下来,好声音成了噪音,实在是败坏了观众的胃口。一方面,这种荧屏乱象说明电视节目原创匮乏,或拾外国牙慧,或拾同行牙慧,没有新意,对中国电视节目的提质毫无益处。当高度同质化的“山寨”节目充斥荧屏时,观众迟早会审美疲劳,会钝化中国电视人的原创能力。另一方面是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一是节目可以此吸金,收获大量广告。
  据悉《中国好声音》15秒广告费用达到了惊人的115万元,平均一集的广告收益就达到了3000万元,电视台可靠此赚得盆满钵满。二是一些过气歌手借此复活,特别是很多节目中的导师、评委,绝大多数已远离歌坛一线,但经过这些选秀节目露面后,竟都奇迹般地复活,出场费再创新高。如某台湾歌手在当地根本就没有了市场,而在参加内地某歌唱节目后,身价在内地飙升。而那些参加选秀、希冀一举成名的年轻选手,则大多做了人家的陪衬。殊不知全国需要的歌手屈指可数,哪里有那么多成名的机会?又有几个能如李宇春般风光呢?
  节目的同质化,“选手荒”在所难免,于是也使得选手资源被过度消费。如电视台为争夺选手资源互相挖角,同一选手被多家卫视争抢,在多台节目中轮番上阵;某些电视台甚至弄虚作假,拉来没有名气的专业学生或已经“过气”的歌手冒充“草根”,编造苦难身世煽情。这些做法,都会挫伤观众对歌唱类节目的信任和喜爱。有观众指出媒体这种扎堆播出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种不理智的自残行为,而且全民造星是对下一代的误导,是一种畸形的生活方式。建议电视台应多做一些有文化气息、有传统文化、有中国历史传承的节目,让百姓在看电视的同时能学到一定的知识,提高文化品位。
  近年来荧屏乱象迭起,2011年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限娱令”虽然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娱乐节目的数量,但总的看来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否则也不会有限制抗日“神剧”及今天“限歌令”的出台。希望我们的电视工作者力诫浮躁,莫忘自己的责任担当和神圣使命,摒弃过于单一、非理性的大众文化潮流与急功近利的诉求,给观众制作出健康、优秀的节目,使整体社会文化生态更趋正常、健康和理性。(艾莉)

初审编辑:李龙   责任编辑:王磊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