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崔丽丽
责任编辑:朱仙娉
青海,11月6日讯--一场旨在促进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经验交流与合作的盛会于今日在青海圆落幕。此次会议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办,中科科云国际教育和青海人文科技学院联合承办,以“交流互鉴,赋能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为主题,吸引了国内外教育部门领导、国际组织代表、高等院校领导、专家学者及行业精英等近170位中外嘉宾共襄盛举。
会上,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于长学在开幕式上强调了多方合作对于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性。他指出,面对全球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求,培养能够引领未来、贡献智慧的国际化人才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人文交流中心愿与各方携手,深化交流,务实合作,共同探索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作为优秀企业家代表,图灵空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高石磊(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受邀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他分享了图灵空天智能科技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挑,及企业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员工方面的实践与思考。高石磊的发言不仅展现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的积极探索,也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外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围绕“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形势与政策、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结合国际形势演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进展等背景,深入分析了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就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能力素养、培养模式、国际合作以及高校的国际化开放办学等议题提出了诸多创新性的见解和务实可行的建议。
随后的圆桌对话环节更是将会议推向了高潮。对话嘉宾围绕“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经验”和“面向国际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经验”两个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结合本国国情、自身单位及工作经历,就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素养与关键技能、培养方式与实践经验,以及高校如何构建高效顺畅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与输送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这些讨论不仅增进了与会者之间的了解与互信,也为未来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今年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参会各方搭建了一个交流互鉴、携手共进的平台,也为推动中国与东盟乃至世界各国在教育、科技、人才等领域的人文交流与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与会各方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为培养更多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初审编辑:崔丽丽
责任编辑:朱仙娉
11月6日,济宁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发布通告,根据客流通行规律,11月7日起,济宁公交集团将优化调整521路、523路、526路、527路的运营班次。[详细]
强港航、畅物流、兴产业。近年来,“运河之都”济宁正持续释放“黄金水道”的航运红利,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优势,全力建设港航物流新高地。[详细]
11月5日,济宁市农业农村局发布济宁蔬菜批发市场价格一览表。[详细]
“通江达海 运‘济’天下”网络集中宣传活动暨2024年全国网络媒体济宁行于11月5日至11月7日举办。11月5日下午,全国各地主流网络媒体记者走进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详细]
全市各中小学积极组织广大教师参加创课、晒课、赛课,通过个人申报、学校审核、县级推荐、市级专家评审,共评选出市级“优课”课例293个。[详细]
11月4日,济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将10月份已完成首次登记的新增楼盘项目公示如下,相关业主可携带相关手续办理不动产权证书,详情请咨询各项目开发企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