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杨
新华社长沙11月4日电(记者张格、谢樱、史卫燕)一扫实物就能看见四维动画立体解说的AR展示技术、可以人声语音识别和控制的智慧屏幕、戴上头足不出户就可秒换场景的VR眼镜、能实时监测并预判处置公共突发事件的智能系统……在2020世界计算机大会的创新技术和产品应用成果展示区,不少高科技智能产品亮相,让参展观众近距离感受到计算应用科技的魅力。
“这可不是一般的大米!”联通智能城市研究院行业总监李良揭开电饭煲锅盖,一粒粒饱满晶莹的米饭呈现在眼前,入口后细腻爽滑,还有一丝回甘。
“这些大米来自内蒙古兴安盟的草原。”李良介绍,依靠5G、物联网、云、区块链技术,这些大米成为智慧农业的产物。在展厅的一块屏幕上,基地草原稻的长势,土壤湿度、温度、张力等参数,一目了然,AI、自动化农机全方位呵护着稻苗生长,还能代替科研人员“下地”。
“系统可以自动监测稻谷的成长进度,可以第一时间发现稻谷是否健康。”李良说,如果发现农作物病虫害,5G技术应用可以远程控制无人机喷洒药剂,精准高效地完成操作。
展厅一角,一位智能“翻译官”也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今天来到世界计算机大会,我很高兴。”长沙千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特殊教育部主任晏响玲朝显示屏说出这番话后,屏幕上不仅出现了即时转写的文字,还有一位虚拟手语老师同时将其翻译成标准规范的手语。
“但是现场人很多,我又有些紧张。”只见虚拟手语老师一边做着连贯的手部动作,一边皱了皱眉,表情表现出一丝焦虑。
在一旁的新闻播报中,左下角也出现了虚拟手语主播的身影。记者了解到,目前这项人工智能手语技术已经在电视台、特殊教育学校、公共服务等多领域实现应用。
“中国有超过2700万的听障人士,但手语翻译师却极度稀缺。听障人士主要依靠手语进行交流和获取信息,现在在人工智能手语翻译的帮助下,听障人士的教育、社交、娱乐需求能得到更好满足。”晏响玲说。
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认为,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已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诸多领域,成为推动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力量。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杨
11月3日,济宁主城区已启动供热低温运行,热企正进行主管网“暖网”,8日主管网水温将升至60℃以上,具备随时供暖条件。[详细]
为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强化路面管控力度,济宁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高新区勤务大队决定自2020年11月9日起,启用下列电子监控设备对相关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拍摄取证。[详细]
11月2日,济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济宁今冬最新供热服务电话。[详细]
近日,枣菏高速金乡南连接线工程征地补偿和线杆、管网迁移等工作全面展开,枣菏高速金乡南连接线工程项目部也已进驻,进行施工前的围栏设置和地面清理工作。[详细]
济宁市气象台11月1日16时发布一周天气预报。上周(2020年10月26日~11月1日)济宁市以晴间多云天气为主,没有明显降雨天气。[详细]
为进一步夯实各级各部门职责分工,促进道路扬尘污染防治工作,10月22日至10月24日对济宁市曲阜市、泗水县、邹城市、微山县城区139条道路积尘负荷情况进行了监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