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兴趣培养了“神奇的孩子”

2017-05-23 08:32:00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近日,上海复旦附中的武亦姝凭借令人惊叹的诗词储备及其淡定、从容的气质实力圈粉。腹有诗书气自华,才女总容易让家长艳羡不已。“古诗词热”引发了什么才是打开古诗词正确姿势的争议。有人认为,正确打开古诗词不止于背诵,还应进阶为理解与体悟,进而学会创作。还有一些教育者担忧“古诗词热”会诱导家长让孩子盲目跟风背诗。

  与此同时,近期由湖南卫视打造的一档儿童节目《神奇的孩子》热播。与一般选秀类节目不同,《神奇的孩子》不设评委,没有比赛和晋级,纯粹是孩子们的才艺展示。节目仅播出两期后,网络点播量就过亿。节目里不仅有诸如钢琴、京剧、大提琴等才艺的小艺术家,也不乏表演少林功夫、厨艺等本领的“萌娃”。“神奇的孩子”让家长艳羡,也撩拨了他们的敏感情绪,为什么这些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放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往往掺杂着更复杂的社会因素。大家都在给孩子报特长班、兴趣班,怕他在各类升学竞争中吃亏。在幼升小、小升初等择校压力下,为了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家长之间打响了“拼娃大战”,一些家长把孩子课余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使本该轻松快乐成长的孩子不堪重负,而孩子却并没有培养出家长所期待的特长和兴趣。

  究其原因,在于这种情境下的特长与兴趣培养过于功利化,它无视孩子的个性禀赋与意愿,也没有对教育规律的尊重。如果以升学或功利性的比拼为标准衡量孩子们的特长,那么在一些人眼中,只有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门类和体育运动才配得上,而诸如厨师梦想,压根儿就不配称之为梦想。然而,特长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符合孩子兴趣的才是最好的。

  每个孩子的个性禀赋都是独一无二的。特长与兴趣的培养不是不能追求功利,只有在尊重孩子个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掘他们的天赋,孩子才会真心喜欢,培养特长和兴趣才能与孩子的成长相得益彰。

  别人家的孩子之所以成为“神奇的孩子”,不仅在于家长为孩子们创造了经年累月锻炼的条件,更在于家长善于发掘孩子们的天赋,尊重孩子的个性,顺其自然地进行引导。要不要让孩子背诗、要不要让孩子学习创作古诗词的问题,其实也适用于上述原则,那就是在尊重孩子个人天赋和爱好的基础上进行引导,而不能盲目跟风,强迫孩子学不情愿学的东西。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孔令俏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记者直播金乡挖蒜现场 “蒜客”一天工作14个小时

    记者通过“众播”等多平台直播蒜农挖蒜现场1.jpg

    5月是金乡蒜农最忙碌的季节,田间地头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都说“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金乡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盛产大蒜,无论从大蒜产量、品质还是贮藏量、出口量来看,金乡在全国的地位都是首屈一指,这里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全国大蒜市场的“风...[详细]

    05-23 07-05大众网济宁频道
  • 济宁市5月至8月底开展治理教师有偿补课专项行动

    u=2626294991,3003136554&fm=23&gp=0.jpg

    为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从教行为,济宁市从2017年5月至8月底开展“树师德、正师风”治理教师有偿补课专项行动。[详细]

    05-22 09-05济宁日报
  • 邹城:小土豆“滚”出大财富 第六届看庄土豆文化节开幕

    W020170522342459844373.jpg

    五月的邹城看庄春和景明,生机盎然,5月20日,“邹城农商银行”杯第六届看庄土豆文化节在杜家村拉开帷幕。[详细]

    05-22 09-05大众网济宁频道
  • 济宁:全面推行河长制 深入推进节水护水

    timg.jpg

    5月17日上午,济宁市组织收看全省全面实行河长制工作动员部署电视会议。市委书记王艺华,市委副书记、市长傅明先,市委常委、济宁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白山,副市长张胜明在济宁分会场收看会议实况。 [详细]

    05-21 08-05济宁日报
  • 新蒜价格降至每斤3元市民仍嫌贵 销量不及冷藏蒜

    QQ截图20170521085501.jpg

    进入5月,我市的新蒜逐渐上市,据了解,今年鲜蒜市场总体价格低迷,田间收购价格从4月底的每斤2.6元左右下降到现在的1.5元左右。“由于去年大蒜市场火爆,很多蒜农今年扩大了种植规模,但是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供过于求,所以今年新蒜的价格才上不去。”一位有着多年...[详细]

    05-21 08-05东方圣城网
  • 小村官的大志向:让留守儿童生活更好一些

    W020170519687814697790.jpg

    留守儿童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成长、教育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济宁市金乡县卜集镇邢庄村的大学生村官李烁自2015年到村任职以来,通过一次次上门走访,成为了邢庄村留守儿童口中的“大哥哥”,最终他也规整出一套本村的“留守儿童档案”。[详细]

    05-20 08-05大众网济宁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