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爽爱
责任编辑:马震
5G远程超声机械臂、中医智慧屏、手术机器人……在2021年服贸会首次设立的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上,一大批医疗机构、国内外知名医药和医疗器械企业、保险和养老机构等大秀智慧医疗高科技,十分吸睛。
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蓬勃发展,不断赋能医疗健康领域。从可穿戴设备助力家庭健康管理到“智慧医院”改变患者就医体验,高新技术深刻改变了医疗模式,极大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一个创新活力的智慧医疗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智慧医疗是传统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全面升级,应用前景广阔。在展览现场,针对我国居民主要死因之一脑卒中这一重大医学难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等带来“5G移动卒中单元项目”等解决方案;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则展示了有关手术机器人的最新研发成果,助力手术精准性与安全性不断提升……当人工智能与医生合作解决问题,人们开始憧憬医疗服务体系中更多令人期待的变化。
除了助力医疗技术深入发展,智慧医疗还能推动医疗资源均衡配置,为化解“看病贵”“治病难”提供可能路径。在具有大流量、高速率、低延时等特性的5G技术帮助下,基层医院和大医院将架起沟通“云桥梁”,最大限度将医疗资源汇集到患者身上,为诊断、监护、治疗提供信息化、移动化、远程化的医疗服务,让患者“少跑路、看好病”。随着优质医疗资源不断下沉,越来越多的“好医生”被送到家门口,将大幅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同时还应看到,智慧医疗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一方面,智慧医疗仍处于起步阶段,需在政策、机制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协同发力;另一方面,智慧医疗的创新型产品注册周期较长,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产品的商业化、市场化进程,让初创企业生存受到挑战。
新一代技术的发展给智慧医疗按下了加速键。有理由相信,随着人们健康消费需求的进一步释放,智慧医疗将拥有巨大发展空间。
初审编辑:王爽爱
责任编辑:马震
9月份,济宁市“政务服务一体机电子地图”正式上线运行,群众只需点击“一体机电子地图”即可获得政务服务一体机布设地址,真正解锁了政务服务网“指尖办”“就近办”新模式。[详细]
4月29日完成桩基施工,5月20日开始预制墩柱安装,8月16日完成全部箱梁、空心板安装,桥梁上部结构全面贯通。近日又陆续完成钢箱梁焊接、湿接缝混凝土浇筑作业,当前正大干桥面系施工,立体化交通动脉的雏形初显。[详细]
济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以“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机构干到底,一套成果用到底”为目标,逐步推进相关部门测量业务的融合和精简,积极开展“多测合一”改革探索,有效提升行政审批效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市场活力。[详细]
9月5日16时,济宁市气象台发布未来一周的天气预报,预计下周济宁市以晴好天气为主,6日有一次小雨天气,降雨过后气温逐渐回升。[详细]
千年大运河奔腾不息,孕育了运河两岸良田沃野、积淀了深厚的运河文化底蕴,作为运河沿线城市,千百年来,运河文化极大影响着济宁,有力塑造着济宁,使得济宁拥有“运河之都”的美誉。[详细]
近日,商务部在官网公示了《关于公布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商贸流通专项)名单的通知》,最终确定了15个商贸流通标准化专项试点城市和94家试点企业,其中济宁市有2家企业榜上有名,位于全省前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