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店村的“草莓经”:产业优势变发展优势,奔向“绿富美”

2018-05-16 09:40:00 来源: 大众网济宁频道 作者: 司璐

  编者按: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济宁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孔孟之乡谋发展 乡村振兴看济宁”第十二届中国网络媒体济宁行活动于5月15日到18日举行。本次活动大力宣传乡村振兴“济宁样板”,重点宣传报道济宁全市各级在统筹谋划、科学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上的好思路好经验,报道济宁全市干部群众坚定信心、鼓足干劲、苦干实干、久久为功,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的好典型好做法,报道济宁在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方面的大力举措。

  大众网记者 司璐

  济宁市任城区唐口街道大流店村,因机场路横穿而过,加上农田排灌站距离太远,对传统农作物种植造成了影响,导致村民收入低,年轻劳力纷纷外出打工。而近几年,不少外出打工的村民却选择辞职返乡,回村工作。所有这一切都源于大流店村大力发展乡村振兴的有益尝试,引进草莓产业,成立草莓学院,培育新型农民,这里的草莓产业正帮助大流店村实现完美蜕变。

  村支书带头闯路,小草莓“摘”出大产业

  5月份的大流店村草莓基地,棚里的草莓颗颗红润、香气扑鼻,吸引了不少顾客前来观光采摘,这在早些年是村民想都不敢想的场面。作为曾经以传统农作物为主的村庄,各种制约因素成为村里发展农村经济的“绊子”,如何在发展上尝试转型和升级就成了需要琢磨的难题。“我们以美丽乡村经济产业园为阵地,创建了唐口街道目前最大的草莓园区。”大流店村党支部书记张美珠告诉记者,结合生态乡村文化旅游和特色产业发展的思路,加之自己6年的草莓种植尝试,他认为引种草莓是适合本村发展且能够带动村民致富的一条好路子。

  “我们通过四处走访学习种植草莓的方法,找到了适宜在大流店村种植的草莓—章姬,俗称‘牛奶草莓’ 。”张美珠介绍说,产业园区为村集体流转农户土地,集体投资建设大棚、集体提供苗种技术、把大棚再租赁给农户进行种植、管理和经营。“去年8月建了100个大棚,村集体注册了济宁市驿路水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全权管理草莓种植产业,统一育种、统一技术、统一包装。”张美珠说,目前,大流店村草莓种植面积有300余亩,年收入可达1200万元,村民通过承包种植年利润最高能达3万元。

  目前,结合大流店村草莓引种的经验尝试,唐口街道及时提出“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规范提升、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把草莓种植作为区域经济的特色产业来抓,计划到2019年带动周边9个自然村,种植面积达到6000亩至10000亩。

  建立草莓学院,聘请专家“把脉开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农村产业振兴离不开有力的技术支持,为了培育新型农民,让更多村民将种植草莓的技术“吃准吃透”,大流店村创建了草莓学院,让大家理论和实践“双管齐下”。“我们聘请青岛农业大学的技术人员专门给农户上课,每月6次,每次都人员爆满。”张美珠告诉记者,从施肥、喷药、下果到防治等生产过程,村里的技术人员都在田间地头帮农户们“问诊开方”。

  “之前从来没接触过草莓种植,心里一点底气都没有,拿到草莓苗后,单从病虫害防治这一块来说,就是个学问。”回乡种植草莓之前,张德鹏是一名煤矿工人,自从辞职回乡后,怎么种好草莓就成了他研究的重点。“光凭自己肯定白搭,有了技术人员的支持就有了主心骨,自己种起来也有信心。”张德鹏骄傲地告诉记者,每星期在草莓学院上的课起到了效果,今年自己种的这几茬草莓质量很高。

  此外,在做大做强草莓品质的同时,大流店村重视拉长草莓产业链。草莓学院里摆放着草莓汁、草莓干、草莓果酱、草莓奶茶等制作方法,供村民学习。这些草莓的副产品,不仅能拓宽草莓的销售渠道,还能提高草莓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优质草莓甜在口,村民致富喜在心

  在草莓学院,张德鹏承包了3个草莓大棚,“在矿上工资也不少,但是‘抛家舍业’的,不如在村里承包大棚,我和媳妇儿两个人种了不到1年,收入有个7、8万了。”张德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个草莓大棚1.2亩,每亩投资种苗5000元左右,有机肥一亩地一吨半800元,加人工大约每亩成本10000元左右。收入方面,每亩大约收获3000斤至4000斤,平均价格10元至12元。每年每亩纯利润能达到2万至3万元。“越来越多像我一样的80后都回乡了。”张德鹏说,相比以前小麦、种水稻,收入至少增长了10倍,再加上越来越美的村子,年轻人更愿意留在家乡,一起创业致富。

  在乡村振兴发展中,大流店村因地制宜,积极做好村庄环境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文章,以美丽乡村经济产业园为阵地,积极创建草莓学院、草莓艺术园、草莓种植育苗大棚,并积极与山东农业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合作,实施产学研一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一产、三产联动发展,以草莓种植、文化旅游等互补的特色产业格局正强势崛起,已成为济宁市建设美丽乡村的“金名片”。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杨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