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记忆中的老味道!济宁传统元宵热卖

2021-02-25 19:13:06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杜倩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杜倩 见习记者 郑州 刘承三 济宁报道

  正月十五闹元宵,佳节临近,各种口味的传统元宵已经火热上市,不少糕点坊也开始制作传统元宵,在济宁任城区的马大兴糕点店的门口,传统手工元宵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

  “从2003年我们搬到这个店开始,我们每年都会出摊卖元宵,今年正月十二一早,黑芝麻、五仁、桂花、巧克力等口味的元宵就开售了,去年是个例外。”正在制作元宵的张军顺手掰开一个元宵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元宵馅料的主要原料是糖浆和蜂蜜,混合打碎的核桃仁、黑芝麻等各种口味的其他材料后进行熬制,熬制完成后进行冷却,再用机器切块。然后将做好的元宵馅和面粉放入元宵成型机中,让面粉充分的包裹住元宵馅。

  张军边向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介绍,边演示了制作元宵的过程。“很多顾客都是冲马大兴的老招牌和老味道来的,制作的时候需要蘸水、裹面,无数次的重复,一天忙下来大家伙也挺辛苦。”张军说,今年店里有七个人制作馅料,马不停蹄地熬制一次馅料,每天也要做12个小时,连续两天才能完成。

  作为马大兴糕点店元宵制作师傅,张军每天要“滚”出1500到2000斤左右元宵,按照往年的情况,正月十五当天就能卖出3000多斤,其中,像市民所爱吃的黑芝麻和五仁等传统口味,就会达到1000斤左右。每年正月十四、正月十五两天,店里都会被来买元宵的人包围的里三层外三层。

  今年80岁的张士贞已经是马大兴的“忠实粉丝”,逢年过年总会约上自己的“老姐妹”一起溜着弯来买糕点。“都吃了二十多年了,以前是买给自己吃,后来是买给孩子们吃,现在是买给孙子们吃,让他们也尝尝我年轻时最爱吃的口味。”张士贞边说边跟旁边的“老姐妹”一起挑选了一些无糖元宵。

  马勇是马大兴糕点店的第四代传人,而马大兴手工传统元宵的制作自老辈一代从南京来到济宁后,就一直传承到现在。

  “今年元宵节我们特地从安徽蚌埠市怀远县购入6000斤左右的糯米来制作元宵,以保证有较好的口感和粘度,做出来的元宵也广受市民喜爱,每天制作的元宵当天就会卖光。”马勇说,从正月十二到正月十四短短的三天时间,光做元宵的米就已经用掉了5000斤,在旺季时每天卖出元宵的数量甚至能达到6000斤左右,而传统的做法和口味让他们不仅收获了“老字号”的招牌,也留下了很多老顾客。

  “传到现在,店里的员工大多数也已经都是第五代传人,大家不忘初心的坚持,令我们制作的元宵一直保持着人们记忆中的‘老味道’。”马勇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冉冉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