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慧
责任编辑:马震
11月5日,伴随着嘹亮的汽笛声,装载29个大柜近千吨货物的“润扬7777”号货轮返回济宁,济宁港至武汉港集装箱班轮航线成功实现首航,济宁市打开了通江达海、联通全国的对外开放新通道。
据日前发布的1至9月份山东港口吞吐量统计数据显示,济宁作为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达3440万吨、同比增长27.2%,这一数据已超越部分省内沿海城市大港,成为全省吞吐量最大的内河航运港口。11月3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发出通报,对有关单位为打造现代化港航物流新高地作出的重要贡献给予表扬。
济宁素有“运河之都”的美誉,京杭大运河济宁段全长230公里、流经7个县区,为济宁市内河航运创造了良好条件。在大运河的哺育下,济宁市港航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仅南四湖沿岸就分布着53家港口企业,157家水运企业,运营船舶7000余艘,但也长期存在“大而不强”“小散乱污”等问题。
如何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如何让沉寂百年的大运河焕发新的生机?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把港航产业作为突破现代物流强市建设的牵引性产业,依托运河航运,把济宁打造成山东省对内陆和国际开放桥头堡”的思路目标。以此为新的起点,济宁市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大港口,推进产业协同发展,举全市之力推进港航产业发展。
目前,济宁市已开通12条内河运输航线,梁山港多式联运项目一期工程竣工通航,凸显了济宁“东西互济、南通北达”的枢纽地位。济宁港至武汉港集装箱班轮航线顺利实现首航,填补了济宁和武汉在水运直达航线上的空白,构建起运河至长江经济带“钟摆式”运输格局,济宁内河航运实现了通江达海、联通全国。
据济宁港航集团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今年前三季度,济宁港航集团共实现销售收入111.45亿元,同比增幅达152%,曾经“流金淌银”的大运河将再次成为造福地方的“黄金水道”。
初审编辑:李慧
责任编辑:马震
日前,由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创新打造的京杭运河港口绿色综合服务品牌“济舟港湾”通过了山东省版权局完成著作权登记,并投入宣传推广。[详细]
济宁市制造强市建设指挥部高端化工产业集群发展专班,在助企攀登工作中,细分“产业链”,强化“创新链”,培育壮大高端化工产业集群。[详细]
目前,济宁市文化产业园项目施工已接近尾声,外部施工全部完成,内部施工进入收尾阶段,项目整体建设顺利,预计在今年年底投入运营。[详细]
近日,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根据《济宁市生态环境保护考核工作实施细则》(济环委办〔2020〕2号),对各县市区2021年9月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考核,现将考核结果予以通报。[详细]
日前,国家税务总局济宁市税务局、济宁市医疗保障局发布《国家税务总局济宁市税务局济宁市医疗保障局关于2022年度济宁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的通告》,对2022年济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工作进行了解说。[详细]
11月1日至7日,济宁市市场监管系统持续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药店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共责令停业整顿药店122家,移交公安机关案件线索4起,行政拘留2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