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高杨
责任编辑:马震
发布会现场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赵冉冉 济宁报道
12月3日下午,济宁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济宁市人社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济宁市人社局启动并实施了“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开展“就业创业三年行动计划”“促进重点群体就业专项行动”、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等系列活动,推动人社服务和监管效能进一步提质增效,人社领域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明显进步。今年,市人社局被人社部确定为“人社服务快办行动”联系点,“调解仲裁制度机制创新”“新就业形态技能培训”2项工作被确定为全国试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改革试点”全国现场会在济宁市成功举办,“技工教育集团化发展”做法得到国务院有关领导批示肯定。
聚焦企业需求
全力保障服务用工
针对企业用工缺口,多措并举,全方位、多渠道帮助解决企业招工难用工难问题。
优化招聘服务,求职招聘更便捷。组织“人才夜市”“直播带岗”等特色招聘活动,开展“行业专场”“企业专场”招聘,推行人岗智能匹配,着力提升招聘服务便捷化、专业化水平。今年以来,相继举办民营企业招聘月、规模以上企业专场招聘会、制造业行业、信息技术行业等各类专场招聘会179场,参会企业1.14万家次。
引入社会力量,用工保障更精准。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稳就业、保用工”作用,举办济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聚能·汇才”大型招聘会,72家职业中介机构解决企业用工需求1200余人;组织11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成立访问团,与129家大型企业现场对接,提供委托招聘、劳务派遣、管理咨询等服务,精准解决企业用工需求。
倡导共享用工,资源配置更科学。制定出台了《企业共享用工指导和服务指引》,自主开发“共享用工大数据平台”,加强共享用工规范管理和权益保障,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在线培训、政策咨询、权益维护等共享用工服务,支持企业之间共享人力资源,推动劳动力要素畅通有序流动。
聚焦制造强市
精准提供人才支撑
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制造强市战略,实行专班推进,精准提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智力支撑。
精准引进人才。市、县人社部门联动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问需求(“两送一问”)走访调研活动,面对面向企业宣传推介人社政策,全面摸排企业人才需求。在此基础上,精准发布了《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推行“企业专场”“行业专场”校园招聘,常态化举办线上招聘,为企业招才引才。自3月份活动开展以来,累计走访企业2100余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中小企业、“攀登工程”企业全覆盖,解决企业需求8430余人。
精准培育人才。深耕“技工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深度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让企业直接参与办学决策、企业专家直接参与集团教学,把企业生产场景直接搬进课堂,老师讲理论、师傅带实操,车间就是课堂、上课就是工作,实现培训与就业无缝对接,培养更加符合企业需求的技能人才。今年以来,全市新增高技能人才1.2万余人。同时,围绕培养高技能人才,坚持以赛促教、以赛育才。在今年9月举办的“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中,济宁获得1金2银1铜,金、银、铜牌均实现“零的突破”,创下自“国家级一类职业技能竞赛”开赛以来济宁市历史最好成绩。
精准服务人才。深入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在全省首家开展审计系列职称评审“打包申报”,率先开展工程技术系列、交通系列职称评审“考评结合”“以考代评”试点,探索开展初级职称考核认定试点,实现专业技术人才职称信息跨地区在线核验、地区间职称互认;同时,深入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以更新的举措、更大力度的改革,激励人才干事创业。在11月底召开的全省事业单位工资福利会议上,济宁市作了典型发言(全省仅两个地市)。
聚焦助企惠企
推动政策应享尽享
创新政策宣传模式。持续开展“政策敲门”专项行动,作为全省唯一试点市,开展“人社政策宣传落实模式创新”,依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商务楼宇“劳动关系服务站”、社区网格员等社会力量,推行“市场化”“站点式”“网格化”宣传,推动政策宣传落实由“粗放型”向“精准化”转变,提升惠企政策的知晓度。
推动政策精准落实。推行“无申请办理”模式,对稳岗返还等12项人社政策,通过大数据比对分析,确定符合条件的企业或个人,直接兑现、无需申请。
今年以来,已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818.54万元、惠及企业2963家;向1339家企业发放以工代训补贴5653.84万元。同时,围绕精准落实普惠性人才政策,建立“政策找人”“无形认证”工作机制,以青年人才“引才补贴”政策为重点,对比分析就业、社保、学信网等信息系统数据,筛选确定应享受政策人员信息,精准推送至用人单位兑现落实。今年以来,全市已为2387名人才兑现引才补贴2681.85万元。
聚焦提速增效
推进“人社服务快办”
再造业务流程提质效。组织开展“人社干部走流程”活动,局领导班子成员体验人社业务经办,检视发现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按照“省内最优、全国一流”的标准,对152项人社服务事项压减办理时限620个工作日、压减流程125个、精简材料113项。
优化线上服务提质效。开发上线“人社服务电子地图”,为群众就近办事提供导航服务。提升信息化工作水平,“企业招工一件事”在“爱山东济时通”APP上线运行,就业登记、社会保险登记、劳动关系备案实现“三口合一”。开展“社会保障卡与居民健康卡互认融合”省级试点,全省首台“移动式社保卡一体机”在济宁市上线运行。全面推广“电子劳动合同”,开发调解仲裁智能化平台,打造智能仲裁院,推动劳动关系业务“提速办”“智能办”。
改革服务模式提质效。开展“政务服务双全双百工程”“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2项省级改革试点,确定企业招工等10个“打包”项目,将47个必做事项和29个选做事项纳入“打包一件事”。扎实推进“跨省通办、全省通办”,在全省首家出台《跨域通办事项异地代收代办工作规程》,规范了通办事项线下办理。
聚焦放管结合
全面提升监管水平
强化监测预警。自主开发“劳动关系纠纷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在全省率先整合仲裁、监察、社保、用工、舆情等预警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预警劳动关系纠纷,加强劳动关系风险识别,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效能。创新实施“劳动争议预防责任制”,引导企业建立自上而下、层层负责、部门协同的劳动争议预防体系。
规范执法检查。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对涉及企业的检查,尽量开展部门联合检查,实现“进一个企业、查多项事”的目的,减少对企业的不必要打扰。全市检查企业991家,检查结果全部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相关网站平台公示。今年7月,省人社厅发文推广济宁市“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事中事后监管”经验做法。
实施信用评价。完善劳动关系领域社会信用评价机制,制定《济宁市劳动关系社会信用评价管理办法》和《济宁市经营性人力资源机构信用评估工作标准》,督促企业履行守法诚信义务,劳动力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初审编辑:高杨
责任编辑:马震
12月2日上午,第八届全省道德模范表彰会举行,公布表彰名单,济宁市5人荣获第八届全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6人获提名奖。[详细]
为深化互联网技术助推耕地保护监管,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研究创建耕地保护“田长制”监管系统平台,为“田长制”、补充耕地后期管护工作提供数字赋能。[详细]
12月1日,“中国网事·感动山东”2021年度网络人物评选结果在济南揭晓。来自济宁市的王少朋、舒平双双入选。其中,“湖上鸿雁”王少朋获“中国网事·感动山东”2021年度网络人物、“造林使者”舒平获“中国网事·感动山东”2021年度网络人物提名奖。[详细]
为进一步推动城镇居民住房产权历史遗留问题化解,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财政、住建、行政审批、法院等八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化解城镇居民住房产权历史遗留问题有关具体问题的指导意见》,对限制购房群众办证的问题提出具体化解措施,打通了登记办证最后“一厘米[详细]
济宁市生态环境局邀请行业专家开展以大气环境突出问题排查整治为核心的现场帮扶指导,针对电力行业企业废气排放旁路、低效治污设施、在线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未稳定达标排放等突出问题进行现场排查诊断,力求执法监管更精准、更有力、更科学,有效提升企业管控水平。[详细]
11月29日,记者探访鲁南高铁济宁北站项目现场了解到,鲁南高铁菏曲段联调联试已经完美收官,站场内正在进行列车试运行。站房装饰装修正处于收边收口阶段,站前广场施工也已进入收尾,12月底投入使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