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读济宁丨曾庙:传“孝恕忠信”之思 润物细无声

2022-06-08 00:23: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郑州 邢德蕊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郑州 见习记者 邢德蕊 济宁报道

  研游曾庙,探宗圣传“孝恕忠信”之思。6月7日,“游读济宁”2022山东省旅发大会百人创作团邂逅曾子故里,于曾庙研学,体验拜师之礼。

  “上承孔子道统,下开思孟学派”,宗圣曾子对于儒家文化的影响尽显其中。在位于济宁市嘉祥县城南23公里的南武山南麓,有一处坐北朝南,沿中轴线分东、中、西三路的五进院落,这便是儒家四配祠庙之一的曾庙。曾庙原名“忠孝祠”,又叫“宗圣庙”,始建于周考王十五年,明正统九年重建,后经多次修整,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它以明代建筑风格为主,布局严谨、气势恢宏,是中国保存比较完整的明、清古代建筑群之一。

  君子慎独,吾日三省

  路过泮桥,绕过照壁,曾庙门外三座高大的石坊格外瞩目。

  “我们现在的位置是曾庙广场,面前的三座石坊就是大家常听到的‘三坊’了。”曾庙景区经理李琼琼介绍,“三坊”在明万历七年就已建成,东边是“三省自治”坊,西边为“一贯心传”坊,曾庙门前正对的则为“宗圣坊”。其中,“宗圣坊”梁柱上饰祥云及承露宝瓶,寓意曾子思想恰如甘露,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能给人们带来无穷的福祉。东、中、西“三坊”构成一个整体,意为曾子坚持“三省自治”,才得孔子“一贯心传”,成为“宗圣”。

  站在中心区域,曾子正心修身的理念迎面而来,其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也不言而喻。来到平面图前,不难发现,曾庙内还有建有‘慎独门’、‘三省堂’,宗圣“君子慎独,吾日三省”的修身思想由表及里,贯穿其中。

  以孝为本,重在养志

  跟随李琼琼的脚步,踏入第一进院落,一棵棵侧柏矗立甬路两旁,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大家跟我来,这边有一口‘涌泉井’,是曾子六十九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曾毓墫,为纪念曾子的孝行而建的。”李琼琼介绍,其名取自《孝子传》中“曾子行孝,枯井生泉”,寓意曾子的孝道思想如涌泉之水,“施诸后世而无朝夕”,长盛不衰。

  跨过戟门,来到第二进院落,完全消失在古树和建筑的环抱中,“前面这座高大壮观的碑亭就是乾隆御碑亭。”李琼琼介绍。“碑亭是两檬攒尖式建筑,和玺彩绘、黄瓦覆顶,亭下立有乾隆御碑。当年乾隆皇帝到孔庙祭孔,作下《宗圣曾子赞》,并命人到曾子原籍立碑祭曾。乾隆御碑是由两部分组成的,碑帽是康熙皇帝的,刻有《赞曾子诗》,碑身为乾隆皇帝的《宗圣曾子赞》。”李琼琼说,两代帝王相托扶,这也是一种“孝”文化的体现。

  “以孝为本”是曾子思想的核心,他从孝是“仁之本”推衍开去,以“忠”为内在动力,以“礼”为外在规范,以“敬”为判断标准,构成了孝的理论体系,曾庙的诸多建筑也在默默讲述着这一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

  上承孔子道统,下开思孟学派

  拾级而上,于月台驻足,“宗圣殿”的恢弘气势扑面而来。“大殿四周的回廊有22根水磨石柱,整个柱体雕刻云龙戏水和西蕃莲、菊花、连枝牡丹等花卉,做工十分考究。”李琼琼介绍,上方“宗圣殿”额匾,浮雕龙边、笔力遒劲、通体贴金,更是增加了大殿的威严。木匾为雍正皇帝御笔的“道传一贯”,赞扬曾子在道统中的传承地位。

  “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上汉服,体验古礼文化之旅,学子就位。”伴随着“咚咚”的鼓声,弟子们登上月台,曾庙拜师由此开始。抖音达人们于月台两侧观礼,不时记录着现场的状况。

  礼毕,随李琼琼步入大殿,正中透雕龙凤的神龛中,祀曾子彩色塑像,其冠冕衮服,双手执圭,独具儒家宗师风范。两侧则为其弟子子思和再传弟子孟轲陪祀,一瞬间,仿佛宗圣教导弟子的场景浮现眼前。

  “每年曾子后裔都会在月台祭祀曾子,现在每年的十月份也会在这里举行盛大的祭曾活动。”景区经理高天说,除此之外,曾庙还对公众开展各类民俗文化活动,为社会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如碑刻拓制、“拜师礼”等,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今天的拜师礼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到了儒家思想,礼仪之邦的魅力,在拜师礼中感受到了从古至今大家对于知识的渴望与尊重。”抖音达人“李小丹体验官”说。

  楹联集萃、碑刻群立,宗圣“孝恕忠信”的思想如流水一般在曾庙中缓缓流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生命力也如这绵绵流水,不断渗透进济州这片土壤之中,润物而细无声。

初审编辑:赵冉冉

责任编辑:朱仙娉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