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台县清河镇发展特色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

2023-07-19 15:22: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悦豪 刘恒

  大众网记者 王悦豪 见习记者 刘恒 济宁报道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近年来,鱼台县清河镇充分利用资源环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不断优化发展布局,着力把党建引领作为实现农业发展、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的有效抓手,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

  “鱼台大米”擦亮地方农业品牌

  清河镇是鱼台大米优质产区之一,近年来,清河镇立足实际,不断完善农业托管服务链,探索大米产业新模式,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大力实施农业品牌化战略,不断擦亮鱼台大米品牌。

  以前,家住清河镇陈庄村的吕海华一到插秧种稻的季节就犯愁,今年他却笑得合不拢嘴,因为天霖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正在帮他家干农活。“每亩地860元,从种到收,一点也不用操心,有了这些时间我还能出门打工增加收入,真是方便。”吕海华开心地说。

水稻种植基地

  据了解,天霖农机合作社占地面积13亩,库房1360平方米、现有育秧机6台、插秧机23台、大型拖拉机3台、稻麦联合收割机4台、秸秆打捆机2台、高效植保机械1台,合作社总值达200余万元,为本村贫困户减免作业服务费用2万余元,2017年被评为“济宁市示范农机合作社”。清河镇大力推广的农业托管服务,有效提高了水稻、小麦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总结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稻麦两作区全程机械化农业生产新模式。

王德鹏教授做农业技术指导

  同时,清河镇邀请到临沂大学作物栽培生理学专家王德鹏教授做农业技术指导,组建导师服务队,走进田间地头,常态化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为清河镇水稻种植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自技术指导工作以来,王德鹏详细了解了清河镇水稻种植生产情况,对于种植户提出的人工插秧和机器插秧选择的两难问题及栽插密度相关问题,王德鹏从提前育苗和育小秧入手给出了三条可操作性建议,既兼顾效率节省成本又可以稳定产量,让种植户深受启发,有效助力了当地农业技术发展。

  全流程的机械化服务,省派专家的技术指导,不仅解放了劳动力,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这是清河镇做大做强地方产业,擦亮“鱼台大米”农业品牌的有效实践,进一步实现了农业产业提质和农民致富提效双丰收。

  “小小杞柳”编织村民致富经

  清河镇是著名的杞柳加工出口基地,被誉为“鲁西南杞柳种植加工第一镇”,素有“中国杞柳之乡”称号。近年来,在当地政府支持与政策的帮扶下,清河镇杞柳种植逐步探索形成“党建+杞柳协会+联合社+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格局使清河杞柳产业走出了一条从小到大、从分散到连片、从种植到加工、从单一到多元、从品质到品牌的“黄金之路”。

  济宁金筑工贸有限公司是清河镇代表性的杞柳加工企业,公司柳编工艺品产品丰富,有草柳合编、木柳合编、铁柳合编、草木合编、纸草合编等200多个传统手工花色品种和立编、柳草混编、绳编等现代化工艺。该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向农户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带动周边2000多户农户加入杞柳种植,农户还可将柳编产品带到家里编织,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2016年,济宁金筑工贸有限公司被评为山东省龙头企业。

  在清河镇,还有很多像济宁金筑工贸有限公司一样的杞柳加工企业。当地政府将产业发展与杞柳文化相结合,以柳清湖生态湿地公园为中心,连片打造杞柳种植观光园,杞柳特色文化村,杞柳园艺馆、工艺品馆、产品研发中心和培训中心,形成了集观光旅游、生活体验、科普教育、特色经济、杞柳文化宣传等多元化的万亩杞柳田园综合体。

  目前,清河镇从事杞柳加工的农户9000余户,专业技术工人600余人,产品研发人员100余人,共计带动20000余人就业。镇域内现有杞柳深加工企业30余家,其中具有出口资质企业23家,规模以上企业6家,2022年出口创汇突破2000万美元。小小杞柳编织出了村民的幸福生活,也铺就了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之路。

  水果产业结出乡村振兴“致富果”

  近年来,在发展水果种植产业过程中,清河镇不断强化政策宣传,加强技术指导,激发农户开展果品种植的热情,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走进清河镇袁家村初心果园家庭农场,大片的桃园映入眼帘,一棵棵桃树郁郁葱葱,一个个鲜果芳香四溢,村民们正忙着进行采摘、挑选、称重、包装等工作。每到采摘期,果园还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采摘,在这里一边感受自然风光,一边体验自主采摘,尽情享受农家的乐趣。

  桃园种植只是袁家村的“经济名片”之一,近年来,袁家村在村支书袁玉安的带领下,成立鱼台县弘园瓜果专业种植合作社,通过“党支部+合作社”的模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合作社打造绿色生态观光采摘园,种植黄金蜜桃、特色甜桃、黑金葡萄、生态富硒甜瓜等水果。截至目前,清河镇主要种植蜜桃、蟠桃、甜瓜、葡萄等水果,种植面积达180余亩,有效带动了周边50多名村民就业,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毛木耳”翻开乡村振兴新篇章

  鱼台是中国毛木耳之乡、国内毛木耳生产规模最大的县。2016年,鱼台毛木耳获得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荣誉称号,全县建有多处毛木耳菌包加工生产基地、毛木耳菌渣综合利用基地和现代化、标准化毛木耳生产示范园。鱼台县清河镇由于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特殊性和优越性,是理想的毛木耳生产基地,形成了以赵店村、田庙村为中心,辐射杨口、马河、马辛、王庄等10个村的千亩优质毛木耳生产基地。

  经过多年的扶持和发展,清河镇毛木耳产业已初步形成了“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生产加工运作模式和发展机制,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式的产业链雏形,发展实力显著增强。截至目前清河镇拥有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10余家,产品主要由压块木耳、木耳丝等种类组成,面向东南亚出口,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有效促进全镇农民增收致富。

初审编辑:赵冉冉

责任编辑:马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