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首次创新举办文物(博物馆)分论坛,意在何为?

2023-09-27 07:59:54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丛萍 孙靓 申家鑫

  海报新闻记者 丛萍 孙靓 申家鑫 济宁报道

  9月26日,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举办期间,国内外博物馆大咖齐聚山东曲阜,围绕“博物馆:连接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主题,展开交流对话。本次论坛是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首次创新举办的文物(博物馆)分论坛。

  首次举办文物(博物馆)分论坛意义何在?

  今年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首次创新举办文物(博物馆)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纷纷表示,博物馆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既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也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

  “今年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首次创新举办文物(博物馆)分论坛,说明博物馆在社会文化发展、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博物馆热’就是最好的说明,‘博物馆热’这一现象彰显了文化需求和文化自信。”山东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刘延常表示,今年上半年,山东博物馆的参观人数达到了104.67万人次,暑期迎来观众参观高峰,6月份参观人次达20.17万,7月份参观人次达39.05万,8月参观人次达49.53万,共计108.75万人次。在全国省级博物馆中,接待人数位列首位。

  “文化遗产是从我们祖先那里的继承而且要传下去的这一部分内容,不仅仅属于我们,也属于我们的后代。”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国际博协亚太地区联盟主席安来顺表示,“博物馆在公众与历史资源之间建起最直接、最真实的桥梁。它不仅告诉公众我们是谁,从哪里来,更可以建立起对自身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信心,博物馆使人们在尊重自身文化程度的同时,对其他的文化也保持着好奇和尊重,进而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博物馆和文明有何内在联系?

  博物馆的本质决定了其必然成为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而在实践中,博物馆则是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助推器。对此,安来顺认为,博物馆在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当中,发挥着民间大使的作用。“博物馆可以增进民族之间、国家之间更深入的理解,从而把一个国家的文化指向更广,让世界各国的文化和知识自由流动。”

  在中国博协理事长刘曙光看来,中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排名全球前列。博物馆扮演着各国之间的文化窗口、对话桥梁和合作枢纽,在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传播力和吸引力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同时,博物馆在不同文明之间,提供跨地域和民族的务实合作,丰富对话层次与维度,拓展沟通中外、增信释疑、消弭分歧探索新的可能性,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博物馆的独特贡献。

  未来的博物馆是什么样?

  当天,与会的博物馆人共同勾勒出了未来博物馆的样子。南京博物院名誉院长龚良表示,“到2035年,中国要成为世界博物馆强国,要有我们自己的中国方案。未来的博物馆要有更好的空间、更好的美感体验和更好的故事性。博物馆不仅要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同时也要成为一个旅游胜地,例如尼山圣境。”

  龚良也提出了具体的规划,未来展览中,数字技术和其它新技术会有超快发展,博物馆需要新技术,可以虚拟沉浸,但是要有限度,不应超过25%。以氛围为主导的观众体验,可以营造展览环境、气氛,但应有正确的文化表达。

  刘延常则表示,未来,山东博物馆要通过技术赋能,推进数字化保护利用,促进文创开发迭代更新,并将科学研究贯穿文物保护修复全过程,以保护山东博物馆馆藏文物为宗旨,致力于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修复及相关领域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并向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等相关服务。

初审编辑:尹荣耀

责任编辑:马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