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高杨
责任编辑:马震
编者按:
古老的大运河穿城而过,在济宁留下了无数辉煌与高光。它生生不息,奔涌入时代的洪流,澎湃起新生的力量。济宁,这座由河而兴的城市,正向河而行,激荡着奋进的浪花。即日起,大众网济宁频道推出专题策划《我家就在岸上住》。记者将沿着京杭大运河,行走两岸,聚焦文脉水脉,讲述水与城、水与岸、水与人的岸边故事,多角度呈现“运河之都”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沈堂村生姜田
大众网记者 李慧 见习记者 张名扬 济宁报道
10月份正值生姜收获的时节,走进汶上县次邱镇沈堂村生姜田,成亩连片的翠绿姜地上,满是村民们收获生姜的忙碌身影。起姜、剪枝、装车,几十名工人忙得是不亦乐乎。
工人将生姜装车
“今年生姜长势很好,货不应求,起姜、剪枝之后,直接装箱、装车去卖。”汶上县次邱镇沈堂村村主任王万东拿着两块大姜自豪地说,今年沈堂村种植生姜25余亩,长势好、销量好,亩均纯收益可达15000元以上。
村民正忙着起姜
生姜从栽种、管理,到收获、装箱,都需要大量劳动力。因此,种植生姜极大地带动了沈堂村及周边村庄的村民就近就业增收,据了解,此次收姜带动周边各个村前来务工人员约80人。“我们村里种姜,我来打工,一天八九十块钱,在家门口务工既能增加收入,又能兼顾家庭,很方便。”沈堂村村民徐素香乐呵呵地说。
汶上生姜
“我们村种植生姜技术比较成熟,根据市场行情,收入也很可观,下一步,我们由村集体合作社与技术成熟的种植户进行合作,带动我们全村村民共同致富。”汶上县次邱镇沈堂村村文书张存海介绍。
村民正在装箱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汶上县次邱镇沈堂村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引领种姜农户带动群众发展产业,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务工增收,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初审编辑:高杨
责任编辑:马震
10月26日,济宁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前三季度济宁市外贸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大众网记者从发布会现场了解到,近日,济宁市首次通过京杭大运河调运进境粮食,这也是济宁市首次通过内河运输模式调运进境粮食,为企业节省运输成本约120万元。[详细]
2023 年 10 月 26 日济宁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详细]
10月23日,济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公告,拟确定任城区崔氏中医世家等10家为济宁市第二届中医世家。[详细]
10月25日,济宁城际公交集团发布公告,10月26日起开始执行冬季运营计划。[详细]
10月24日,记者从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官网了解到,2024年全省共计划改造老旧小区3158个,涉及居民56.08万户、楼栋数16872个、改造面积4850.58万平方米,其中济宁计划改造214个老旧小区。[详细]
10月24日,济宁市教育局公布教育考试各县市区投诉举报电话以及举报邮箱,具体如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