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实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零限制”

2024-07-04 19:05:3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冉冉 国玉慧

济宁市第三届儿童康复治疗师技能大赛现场

  大众网见习记者 王冉冉 通讯员 国玉慧 济宁报道

  今年以来,济宁市将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列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加大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完善救助制度体系,创新服务方式,实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零限制”,医疗康复、康复训练、辅具适配救助“三个全覆盖”。全市已实施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救助4928人,辅助器具适配救助709人,肢体矫治手术救助57人,脑瘫儿童脑科手术救助50人,康复服务质效全面提升。

  救助申请“零限制”,贴心服务“零距离”

  今年年初,市残联等6部门制定了《关于做好2024年济宁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的实施方案》,强化了责任落实,优化了服务流程,取消了家庭经济条件限制和未满7周岁的救助对象持有《残疾人证》的限制,将持居住证残疾儿童纳入康复救助范围,扩大了异地康复机构范围。

  济宁市各级残联强化服务意识,优化缩减服务流程,推进县、乡镇残疾人服务窗口规范建设,明确专人办理,做到“一窗受理”“一次办好”。同时,各级残联运用“济宁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爱山东”APP、残疾人服务网等服务平台信息共享,实现线上与线下同质化服务,实现持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申请“即时办理”“即时转介”。

  各级残联对0-7岁未办理残疾人证的救助对象、听力残疾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救助和肢体矫治手术等费用高的省级救助专项,加大政策宣传,由“坐等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组织开展“入户探视”“政策找人”“上门服务”,实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申请“零限制”,救助服务“零距离”,得到中国残联、省残联的肯定和推广。

  制度保障“均等化”,精准康复“个性化”

  市残联、市财政局等部门制定了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办法,并对残疾儿童辅助器具作出了优先保障要求,辅具适配由原来的9个种类,扩大了50个种类,补上辅具适配制度保障的“短板”,满足了残疾儿童辅助器具个性化需求。

  各级医保部门将残疾儿童康复项目纳入医保门诊慢性病种管理,将肢体矫治手术纳入居民医保报销,由个人和家庭承担部分,由省、市、县三级残联给予实行1.5万至7万元的定额补助,实现了救助资金、医保基金等政策叠加,大大减轻了残疾儿童家庭的经济负担,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更加“均等化”“个性化”。市、县财政加大救助资金投入,市级财政安排康复资金一千多万元,争取中央、省级财政补助资金3000余万元,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提供了资金保障。

  创新模式“破难题”,脑瘫儿童“圆梦想”

  为使更多的脑瘫儿童得到手术治疗,市残联与山东省财金健康集团达成“政府+资助”协议,每例手术由市级财政补助5万元、山东省财金健康集团资助5万元并全额资助10例手术。市残联强化督导调度,周密组织筛查,优化审核和诊断程序,会同诺莱国际医学合理安排手术批次,已为50名脑瘫、脑发育不良等残疾儿童实施了脑科手术救助,靶向手术“零失误”,显效率达99%。全市已累计实施脑瘫儿童脑科手术救助298名,市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争取社会资助1800万元,并建立起“有一做一”的常态化救助机制,为脑瘫儿童和家长带来“新的希望”。

  强化监管“促规范”,服务能力“新提升”

  市残联高度重视残疾儿童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济宁市市级规范化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评估认定暂行办法》,通过督导、培训等形式,指导康复机构围绕基础设施、专业设备、人员配置、质量控制、安全保障等10个方面提升,已有23家康复机构达到市级规范化建设标准,创建10家省级规范化定点康复机构。

  市残联举办了第三期儿童康复师技能大赛,济宁市儿童康复治疗师团队在全国第四届儿童康复治疗师技能大赛中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在山东省首届和第二届残疾儿童康复技能大赛中连续荣获团体总分第二名,康复专业化服务能力有了较大提升。

  同时,市残联运用“智慧残联”、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平台,加强康复救助的日常管理,建立了月调度、月通报和随机抽查、定期回访等工作机制,积极推进残疾儿童康教医融合发展,不断提高残疾儿童和家庭的获得感。

初审编辑:李丹

责任编辑:朱仙娉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