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贺亚林
山东加快农村产权、户籍、社保等制度改革,多策并举综合发力,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城中村城边村居民市民化、农村农民就地就近市民化等“三个市民化”,力争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55%以上。
据《山东新闻联播》报道,新学期,枣庄市的孟熙尧高高兴兴来到城里上小学。此前,由于户口在农村,父亲孟宪超在城里打工,他只能和妈妈许艳留守乡下上学。
枣庄市薛城区临城街道站前小区居民许艳:“孩子的父亲在这里打工,租的这个房子。”
变化来自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许艳和儿子以租住的房子提出申请登记,顺利拿到了枣庄薛城的市区户口。
许艳:“我们就提供了我们的租房证明,然后居委会就开了接收的证明,很快到派出所申请,就批了下来,把户口迁过来了,孩子就上学了。”
农民进城落户“零门槛”。枣庄市提出,只要满足租房、工作、缴纳社保、投资经商等任何一个条件,都可以申请落户市区,享受均等均质公共服务。很快,街道办就为许艳办理了就业创业证,帮她解决工作问题。
枣庄市薛城区临城街道办人社中心主任庞林:“像家政、月嫂,还有电商,咱的创业大学都可以培训,咱临城辖区有个鞋厂,给你缴纳五险,这样每个月能拿到两千块钱左右。”
能进城,有户口、有学上、有工作,许艳和儿子很快融入了城市生活。可在外务工多年的男主人孟宪超,却迟迟不肯把户口一同迁入。
长途货车司机孟宪超:“主要是什么,我考虑下一步农村有什么优惠政策,我把户口迁走了,就享受不到土地了,各方面的优惠政策。”
孟宪超的担心正是政策要解决的。孟宪超的老家薛城区周营镇,正在对承包土地、宅基地、集体经济收益权分配,确权颁证,农村财产、福利将变成个人资产,参与收益。9月份,山东首次提出建立集体成员资格证制度,农民财产权与户籍变动彻底脱钩,进城农民将凭“两证”享受相应权利。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贺亚林
日前,记者从济宁市环保局了解到,9月份大气环境质量13县市区排名出炉。根据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显示,“气质”最好的是泗水县,为5.28,最差的是兖州区,为6.34。[详细]
10月11日,三星电子在其中国官网发布公告,公告决定在中国大陆地区停止销售国行版Galaxy Note7产品,并召回在中国大陆地区销售的全部国行版Galaxy Note7产品。[详细]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驾驶车辆路过济宁泗水时发生交通事故被宰停车费,指责泗水交警与停车场收费存猫腻。记者对泗水交警及泗水城南施救停车场采访了解得知,停车是免费的,停车场收取的施救费用是按照山东省颁布的车辆施救服务收费标准收取,不存在乱收费的情况。[详细]
10月10日,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化解煤炭过剩产能情况的公告》,公告称兖州煤业将关停北宿煤矿,计划于2017年3月底完成北宿煤矿关停工作,将化解煤炭产能100万吨。[详细]
今后三年,济宁将持续改善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到2017年,环境空气质量比2013年改善35%左右,到2018年,环境空气质量比2013年改善40%左右;PM2.5年均浓度改善幅度不低于8%,PM10年均浓度改善幅度不低于11%,NO2年均浓度改善幅度不低于3.6%,SO2年均浓度在当前基础上持...[详细]
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扩大公共租赁住房房源筹建渠道,市房管局将在市城区开展公租房社会化收储工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