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冉冉
近年来,从“守着黑土不愁粮”的连年高产,到地力逐年下降的“黑土之殇”,面对黑土地保护这一课题,作为农业大县的吉林省梨树县将思考转化为行动,推行保护性耕作的“梨树实践”,守护好宝贵的黑土。
东北黑土地在中国农业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退化黑土地的保护与利用刻不容缓。为此,2007年,梨树县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开展广泛的院地合作,立足“保护培育黑土地,高产高效可持续”的目标,开启了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研究、示范、推广。
经过13年的探索实践,一项新的耕作制度在梨树诞生,其核心内容是“秸秆覆盖、条带休耕”,即在玉米收获后,将秸秆全部还田并覆盖在地表,将耕作次数减少到最少,从而达到保墒蓄水、培肥土壤、减少侵蚀、改善土壤生物性状、稳产高产的效果。这种耕作制度不仅解决了东北黑土区的土壤退化问题,还缓解了秸秆焚烧以及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是东北黑土地保护中一种比较简单经济有效的耕作方式。
在此基础上,梨树县形成了遏制黑土地退化的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栽培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并成功研发出与之配套的中国第一台集成式免耕播种机,率先实现了“三化”,即秸秆全覆盖技术“国产化”、免耕播种机具“中国化”、耕作技术推广“系统化”。
从梨树县高家村一块200多亩的“秸秆全覆盖”试验田起步,到如今全县秸秆全覆盖耕作推广面积达200万亩,占梨树县玉米耕种面积的七成以上,在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的道路上,梨树从未止步。为了比较和展示不同耕作和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的效果,探索适合同类地区的秸秆还田措施,中国农业大学梨树实验站打造了十种不同种植模式的展示基地,通过更加直观的效果对比,探索适合不同地区的保护性耕作模式,为推进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实现东北粮食主产区持续稳产、高产提供“梨树方案”。
作为典型的农业大县,梨树县主动加强与科研院所和相关部门的合作,发展黑土地经济。从2016年开始,承接了连续三年每年投资3150万元的黑土地保护项目、每年投资近千万元的中国农大科研项目、投资1000万元的玉米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等,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所、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大北农集团、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等签订合作协议,多个产业项目相继落地。
黑土地保护不能停留在试验田、止步于学术论文,而要“走出去、喊出去”,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为此,日前在第五届“梨树黑土地论坛”上,由梨树县人民政府投资、中国农业大学国家黑土地现代农业研究院主持设计的中国黑土地博物馆,第一次揭开“面纱”,通过展示黑土地的演变过程,引发全社会对黑土地保护的思考和关注。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冉冉
4日,济宁一居民楼2岁男童裸身爬窗外,被附近学校保安、学生及民警联手救下的新闻引起了众多市民的关注。今天,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来到事发现场,听参与救援人员一起回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详细]
近期,济宁对全市游泳场所开展了集中整治行动。截止到8月底,共对全市33家游泳场所进行了全面排查清理,7家游泳场所存在违法行为被处罚。[详细]
8月21日下午两点,像往常一样正在济宁市城区小洸河河边钓鱼的社区居民居安义,突然听到有人呼喊:“这里有个老人跳河了!快来救人呀”…… 只见一位老人正在河中挣扎,河水很快淹没了老人的脖子,老人不断呛水,情况危急。[详细]
中秋、国庆两节将至,为持续正风肃纪,警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巩固拓展落实作风建设成果,营造风清气正节日氛围,现将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通报如下。[详细]
进一步明确最新电价政策,对企业经营行为进行提醒告诫,重点检查终端用户超标准缴纳电费情况以及“搭车收费”问题。目前,各县(市、区)已全面开展走访调查工作。[详细]
为增进孩子们对创城工作的理解,近日,济宁市任城区阜桥街道粉莲街社区计生协会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