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尹荣耀
纪录片预告截图
南开大学放映活动,叶嘉莹现场讲话
陈传兴导演的纪录片“诗的三部曲”最终章《掬水月在手》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和北京国际电影节都取得了不错的口碑,目前豆瓣评分高达8.5分。该片记录了当代诗词大家叶嘉莹传奇的人生,并将于10月16日在全国艺联专线上映。
“荷花”定档海报藏深意
《掬水月在手》的拍摄历时一年,辗转亚洲、北美洲,足迹遍及北京、天津、西安、洛阳、香港、台北、温哥华、波士顿等十余座城市,其间对叶嘉莹本人进行了17次深度访谈与拍摄,采访了42位与叶先生相熟的人士,如作家白先勇,诗人痖弦、席慕蓉,汉学家宇文所安和书法家谢琰等。电影后期制作历时两年,终于在今年与观众见面。
近日,片方释出“荷花”定档版海报,海报以荷花为主题,反映了叶先生与荷花的渊源。叶先生生于六月第一天,父母为她取了小名——小荷子,故她平生对于荷花情有独钟,自少年时代便写有咏荷之作。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意在表达叶先生虽然出生于乱世,但一直坚守自己的信仰,保持对古诗词的热爱。荷香袅袅,更犹如叶先生之诗音不绝,为古诗词文化的传播奉献终身。海报中水墨画与油画的双重风格,连接传统与现代,呈现了叶先生不断与时代并进的思想和誉满海内外的大家风范及人生传奇。
多位嘉宾学者盛赞影片
叶嘉莹一生历经战乱、海外飘零,晚年回归改革开放的中国,持续创作、传承教学。在9月10日教师节当天,《掬水月在手》在叶嘉莹任教的南开大学举行特别放映活动,多位嘉宾观看了电影并表达了对影片的感受。
著名学者戴锦华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听过叶嘉莹的课,影片勾起了她对古典诗词受教经历的回忆。戴锦华认为,叶嘉莹经历的不仅仅是人生的漫游和回归,也是一段文化的摧毁、传承与重构的过程。电影中的叶嘉莹没有呈现出悲情与负重,反而示人以柔韧、坚强、优雅的姿态,以诗词的旷达渡过人生的艰困:“这是一个崇高的个体形象,同时又极端朴素和诚挚,我们看到了君子,而这个君子是一位女士。”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周志强老师说,《掬水月在手》是一部沉浸式纪录片,运用电影视听手段,给观众展示了叶先生的人生经历,影片的结构十分巧妙地表达了叶先生不同阶段的人生境界。音乐人姚谦说,电影的配乐很有诗意,具有呢喃的美感。电影制片人、副导演沈祎指出,这是一部充满宝藏的电影,不同的观众走进电影会有不同的路径,也会有不同的感受。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尹荣耀
济宁通过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行业龙头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聚集壮大发展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详细]
为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防赌拒赌意识和能力,有效遏制跨境赌博案件发生、整治跨境赌博乱象,9月17日,济宁市开展打击治理跨境赌博集中宣传月活动。[详细]
9月15日14时,济宁市主城区内环高架及连接线项目三标段最后一榀预制箱梁吊装就位,标志着三标段主线桥梁成功合龙,为年底主线通车打下了坚实基础。[详细]
近日,住建部办公厅发布第二批装配式建筑范例城市和产业基地名单,济宁嘉祥县高铁产业园获批为国家第二批园区类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山东经典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批为国家第二批企业类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详细]
9月15日上午,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兖州区召开。[详细]
9月15日,济宁发布《关于向社会公开征集2021年地方立法建议项目的公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