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兖州工业的崛起之路

2018-12-15 20:33:00 来源: 大众网济宁·海报新闻 作者: 胡兆杰

  大众网济宁·海报新闻讯(记者 胡兆杰)1978年,改革开放的一声惊雷,唤醒了这个拥有四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城兖州,唤醒了人们的大脑思维。思维一变天地宽。四十年的时间,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指引下,在历届兖州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区五十多万干部群众的努力下,兖州完成了从一个农业大县到工业大市的转变,从开放兴市到工业强区的转变。如今,一个经济富足、产业基础雄厚、现代化城市轮廓初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新兖州展现在我们面前。

  民营经济崛起

  这是一场源自于农村的改革,却让兖州民营经济受益无穷。兖州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大到强,其发展历程就是一部浓缩了的改革开放史,奠定了兖州全国百强县区的经济基石。

  当农村为“包产到户”的好政策而欢呼雀跃时,兖州最早的一批企业家登上改革开放大舞台:李洪信推车卖豆腐、牛宜顺建起打井队、王福连做起小商贸……在这些企业家的带领下,一大批乡镇企业、村办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并迅速成长。自此,兖州工业经济的“版图”上,除了国有企业,又增添了新的色彩与版块。

  历届兖州党委、政府始终秉承着“工业立市”、“工业强市”这面旗帜,把发展工业作为立市之本,放在了发展经济头等重要的位置和高度,就是要一切为发展工业让路,一切为发展工业营造环境。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乡镇企业、村办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标签,那就是集体所有制企业。在当时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集体所有制是工业企业存在的一种特殊状态,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企业做大做强。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陈旧的、束缚发展的传统观念被更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思维所替代。乡镇企业、村办企业改制也成了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在济宁,兖州率先推行了集体所有制改革。太阳纸业、银河胶带、翔宇化纤、环宇车轮等一批企业陆续改制为民营企业。改制后的民营企业活力和潜力得到极大释放,兖州民营企业发展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春天。

  开放联合强企

  改革之路越走越宽,开放大门越敞越大。

  民营企业快速成长,已经成为兖州经济发展的基石。就国内行业而言,也都是响当当的。但与国外行业“巨头”相比,我们民营企业既不大也不强,特别是在管理经验、制造技术、研发等方面,还都有相当大的差距。

  与国外“巨头”合作,不仅仅需要资金,更需要学习借鉴并消化吸引国外先进的管理和技术,让我们自身变得更强大。

  当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兖州一个全新的对外开放时代已经降临:全球最大的林纸企业——美国国际纸业来了,全球最具知名的轮胎跨国集团——意大利倍耐力来了,全球最大的高强力输送带企业——美国固特异公司也来了,随之而来的还有巴西淡水河谷、日本伊藤忠、益海嘉里、美国爱科……

  华勤集团经过短短“百日谈判”,“闪电般”与世界500强企业、全球第五大轮胎制造商意大利倍耐力公司合资,共同投资3亿欧元生产载重子午胎、高性能轿车胎项目,创造了“借外力强内力,以股权换发展”的“华勤模式”。

  太阳纸业与世界500强企业、全球第一大林纸企业美国国际纸业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了“强强联合”,双方共同投资4.8亿美元生产涂布白卡纸和无菌液态包装纸。无菌液态包装纸技术填补了亚洲空白。

  造纸、橡胶、精细化工、食品、农机装备等主导产业都有对外开放、合资合作的例子。

  不沿江靠海,不频临发达地区,在这片狭小的土地上,共有1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兖州落地,成为济宁及周边地区对外开放的高地。如此高的对外开放度,除了兖州良好的工业基础之外,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兖州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速度快,开放意识、融入经济全球化意识强。正是源于坚持思想解放和大力度的对外开放,兖州的工业才一步步从无到有、有小到大、由弱变强,并培植出了像华勤集团、太阳纸业一批在国内颇具实力的中国民企500强。

  重组上市释放活力

  2006年11月16日,太阳纸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济宁市属第一家上市企业。

  2007年,兖州抓住资本市场看好的机遇,落实省市扶持企业上市政策,推动企业多渠道、多形式上市融资,重点培育了育达、绿源等一批上市后备资源。

  2008年出台了兖州市《关于推进资本市场发展和企业上市工作的意见》,加快了企业上市进程。

  2017年12月27日,联诚精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兖州第二家上市企业。

  兖州滋阳律师事务所被省发改委确定为全省首批股份制企业改制上市备案中介机构。

  资产重组是企业资产优化组合、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必然选择,可以实现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兖州区大力推进企业间的收购、兼并、联合和相互控股、参股,积极引进外地企业和资金,对全区企业进行收购和改造,推动现有企业有效资产向优势企业集中,推动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建材厂、广场商厦等进行企业改制,裕康食品、蔬菜公司、棉机厂等国有企业破产清算,商贸、供销、粮食等系统的企业改革,实行“退二进三”“退城进区”的方式,盘活存量资产、转换职工身份。

  新时代新经济

  新的经济发展时代,济宁市委对兖州提出了科学发展、转型升级、城市建设“三个走在前列”的目标要求,当好济宁科学发展排头兵。围绕“三个走在前列”这一目标要求,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建设新型工业基地、枢纽型物流中心和生态宜居城市的定位,力争奋战五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公共预算收入翻两番。自去年以来,兖州以新旧动能转换为总抓手,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工业经济的“兖州路径”越走越清晰。

  在工业经济发展探索上,不仅仅是特色品牌化,还包括产业集群化和企业梯队化。围绕橡胶、造纸、食品、化工、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的上、中、下游,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延伸,建链、补链、强链,拉粗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企业间相互关联的产业集群。采取“行业抓龙头、分级抓骨干”模式,建立奖励先进、督促后进、有进有出的科学培育体系,形成行业龙头企业引领、骨干企业和成长型企业梯次跟进的梯队化发展格局。

  企业发展“拼数量”、“拼价格”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如今卖产品靠的是质量。创新驱动未来,换芯拓展空间。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最为重要的是搭建研发平台,搞好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这也是企业立足于市场的“芯”驱动。在兖州,换“芯”驱动带来企业“多点开花”:永华机械自主研发的“高速桥式龙门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凭借其优越的性能斩获行业最高奖——“CCTM2018春燕奖”;明匠智能机器人靠智能程序服务于国内外企业;百盛生物依靠科技研发成为全国最大的葡萄糖酸钠生产基地……

  新旧动能转换就是一场全方位的变革,兖州正抢抓机遇,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稳步前行。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杨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