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马婧
原标题:真正的读书人不需要“仪式感”
每个人读书都有一定习惯,但习惯未必就是“仪式感”,非要将某种习惯往“仪式感”上附会,就近乎矫情。
--------------------------------------------------
最近,不少高校陆续开学,对于休息了一个寒假的大学生们来说,如何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成了他们的首要问题。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发现,如今有些大学生在准备学习的时候,还要有一些“仪式感”。比如有的学生每天出门上课、自习前都要化妆,有的人“只能”在咖啡厅学习。(中青在线2月26日)
学习需要“仪式感”吗?或许需要,但我觉得需要“仪式感”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之前的准备程序。正如加拿大学者曼古埃尔在《夜晚的书斋》中所写的:“为了让我夜间的想象灿烂开放,我必须把各种感官都动员起来。闻到书架的木头味,包书皮革的麝香味,记事本发黄纸页的酸味等等。这样我才能够入睡。”真正潜入到所读之书中,各种感官与书本互动起来,这才是一种货真价实的“仪式感”,虽然它看起来比较奢侈。
古人讲“焚香沐浴为读书”,但我更认同“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的说法。真正用功之人学习是不分场合的,随时随地抄起书、拿起笔,兴之所至而已。在进入学习状态之前还要来个“小轩窗正梳妆”,我觉得这是在逃避学习。
当然,大学生学习前营造“仪式感”,也可能因为被现实条件胁迫。尤其是电子设备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人很难不受其影响。持续学习一个小时而不“搭理”手机,这样的人不多。所以,有些备战考研的人,为了保持复习状态,故意不带手机,或者干脆停掉流量。
每个人读书都有一定习惯,但习惯未必就是“仪式感”,非要将某种习惯往“仪式感”上附会,就近乎矫情。而且,习惯往往是工作所迫,与罗曼蒂克式的“仪式感”完全搭不上边。比如为了写论文,若非作者藏书够多,否则只能去图书馆。
社会经济水平的进步,让年轻人的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他们追求个性化,少了带领家庭走出贫困的道德压力,更注重自我感受。这在物质相对匮乏的时代,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他们多数人考大学的唯一目的就是脱离农村,端上“铁饭碗”,除了争分夺秒的学习,恐怕没有心情去改善外在形象。无疑,时代给了大学生追求学习“仪式感”的条件。
但我还是想说,读书学习需要郑重其事,但不能只在表面花心思——一个真正热爱学习、喜欢读书的人,能利用的不过是碎片时间,哪有时间容你慢悠悠地扑粉化妆营造一个“仪式感”呢?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马婧
济宁市第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提交了不少内容针对性强、贴近济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议案和建议。截至闭幕时,大会议案组共收到议案、建议169件。其中,议案37份(其中35份转为建议)、建议132份。 [详细]
交通运输部发布了《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的决定》(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82号),要求对省际、市际客运班线全面实施客票实名售票和实名查验。2017年3月1日起施行。[详细]
近日,记者从市住建局了解到,全省60个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其中曲阜市尼山圣地小镇、金乡县鱼山蒜都小镇、微山县欢城光伏小镇以及梁山县马营旅游休闲小镇成功入选省级特色小镇。[详细]
为持续加大服务民生、普惠民生工作力度,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迫切的困难问题,济宁市政府在公开征集项目、广泛听取意见,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研究确定了2017年为民办好十件实事。 [详细]
25日上午,泗水代表团审议市政府工作报告,讨论中,代表们围绕招商引资、生态建设、交通规划、民生保障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人大代表夏理芳领衔提出优先对泗河上游实施综合治理的议案。 [详细]
图解政府工作报告(之四)2017年济宁政府工作总体安排[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