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圣城网讯 近年来,王丕街道创新扶贫工作思路,依托王丕独有的优质水土环境和历史悠久的蔬菜种植传统,与辖区内有一定规模合作社合作,建立王丕街道精准扶贫蔬菜种植基地,支持贫困户发展蔬菜产业,助力主动脱贫。
基地投资27.5万元,建设了高标准蔬菜大棚14座,向贫困户无偿提供蔬菜大棚供其使用,并提供相应的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变输血为造血,依托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主动脱贫。
基地实行“企业建设基地,政府无偿提供、贫困户经营管理”的发展模式,依靠龙头企业雄厚的经济实力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集约化、规模化种植,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能力,降低了分散种植模式下的自然灾害、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项目的实施为项目区的受益农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可帮扶贫困户10户,22人。每亩大棚每年可以种植蔬菜3-4茬,每茬产值5000元左右,每年每亩产值达到2-3万元,完全可以实现脱贫目标。
项目完成后可以调动贫困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提高贫困户生活水平,改善生活条件,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产业扶贫路径。
同时,项目的实施还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对培育王丕的蔬菜瓜果产业和调整农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能够极大的引导周边群众改变种植结构和种植模式,发展集约化、设施化种植。
此外,按照“一村一策”的产业扶持办法,通过能人引领、合作社示范,建立了以李楼为中心的万亩循环农业蔬菜基地;以李阁为中心的种苗繁育和食用菌生产基地;以金司路沿线和莱河沿线为经纬的观光农业带。通过土地流转,协调贫困户到基地打工提高收入。目前,全街道共流转土地1300多亩,群众在基地务工收入共240余万元。
增收典型案例
李林的李祥照就是其中一户受益者,今年他在扶贫基地里种了一个蔬菜大棚,刚刚销售完一茬芹菜,收入8000多远,极大的改善了他的生活条件,并且在基地技术员的指导下学会了如何种菜,他想来年在自己地里也扎上大棚,种上芹菜。
王丕街道的刘松和家有两口人,刘松和患有心脏病,常年需要打针吃药,妻子胡秀玉年老体弱不能进行大体力劳动,家庭收入仅靠政府新农保补助和土地流转,家庭生活极为困难。帮扶措施:针对刘松和家的实际情况,协调街道卫生院定期到家中进行免费查体,为其办理了精准扶贫医疗证,在看病就医时可以享受20%的费用减免。做通其子女的工作,提高了赡养费。定期组织义工到刘松和家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在街道产业扶贫基地免费提供一处蔬菜大棚,并为其提供种苗和技术支持,以产业发展,带动家庭增收,助其摆脱贫困,仅2016年下半年一季芹菜就买了近1万余元。
杨保国,在王丕街道三杨村,是低保贫困户,家里有四口人,杨保国本人是视力残疾,妻子李雪云是肢体残疾,两人都干不了重活,家庭收入主要靠3亩耕地的农作物种植和政府救助。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妻子患有精神疾病,需常年吃药,家庭开支大,生活极为困难。针对杨保国家的具体情况,帮助其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和残疾人补贴,保障家庭基本生活。救助同时注重增加家庭经营性收入,由于杨保国本人有一定劳动能力,推荐其参加农业种植技术培训,学习蔬菜种植技术,并在街道产业扶贫基地为其申请扶植大棚一处,发展蔬菜种植,增加家庭收入,助其早日脱贫。(通讯员 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