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爽爱
责任编辑:朱仙娉
针对当前时期农村农资流通渠道不畅、技术服务薄弱、村集体经济造血能力不足等问题,山东供销农业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供农服集团)在嵌入县域流通“1130”体系基础上,拟实施联合村党支部、村委会(村“两委”)构建“农资下乡+基层组织+综合服务”的共建模式,打通农资供应“最后一公里”,降低农民生产成本。即:组织农资下乡大棚车及赶大集活动,强化农业技术服务和产业支撑能力,增强村集体经济收入,推动基层组织产业振兴融合发展,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
鲁供农服集团共建成立“鲁供农服-村‘两委’”联合工作组,政府组织部门牵头,当地供销社及鲁供农服农服派驻专员与村书记共同牵头,将农资服务纳入村级年度工作计划,签订共建责任书。利用村集体闲置扶贫车间及房屋建立“村级农服中心”,配备智能配肥机、测土仪器等设备。实现数据共享(整合土地确权数据、种植结构信息,建立精准服务数据库。)服务协同机制农资直供(通过“集采统配+村级代购点”,低于市场的价格,让利于民。)提供技术托管(测土配方、飞防植保、农机调度等全程社会化服务。)打通供应链金融(联合金融机构开展“农资贷”)等业态支持。
实施试点先行阶段(1年)。选择3-5个产业基础较好的行政村建立示范点。列出农资需求清单、技术培训清单、托管服务清单。深化运营阶段(2-3年)。推广“土地股份合作社+鲁供农服”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建立“服务收益分成”机制,农资销售利润的20%返补村集体。开发数字赋能鲁供-村委协同管理平台,实现农资需求在线申报、服务进度可视化跟踪。搭建农资下行,农产品上行电商及直播渠道打造区域品牌。
做好保障体系及政策支持,争取当地部门资金支持,定期开展村“两委”干部农服能力提升班培育村级农技专员。建立监督机制,服务满意度季度评议制度,设立农资质量追溯系统和投诉快速响应通道。
量化指标经济效益每亩降低生产成本80-120元。村集体经济年增收3-5万元/村。服务覆盖农资配送24小时到村率达100%。生态效益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15%以上,真正意义的药肥双减提质增效。
创新双重背书机制,省级供销农服品牌保障农资质量,村“两委”组织保障落地效率。构建闭环服务生态,“产前农资供应—产中技术服务—产后销售对接”全链条。通过“服务返利+股份合作”实现企业、村集体、农民三方共赢。
该模式可有效破解传统农资下乡存在的信任成本高、服务碎片化等问题,更好的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通讯员 吴延全)
返回首页>>初审编辑:王爽爱
责任编辑:朱仙娉
济宁科技馆最新活动预告发布。[详细]
教育部决定认定天津市和平区等188个县(市、区)为2024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其中,济宁1地入选。[详细]
3月23日,大众网记者在山东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2024年度学校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扬对象结果的公示》一文中了解到,济宁这些个人、集体榜上有名。[详细]
3月23日,大众网记者了解到,济宁市多家企业上榜山东省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补充认定名单。[详细]
3月21日,济宁公安交警发布济宁市3月份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曝光名单。[详细]
3月21日,济宁公安交警公布济宁市3月份终生禁驾人员信息表,5人被终生禁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