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124771586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济宁文物名单不断拉长,但保护经费却并未增长

2013-01-22 09:26 作者:王德琬 刘国锋 赵磊  来源:大众日报
去年年底,济宁市政府核定公布了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6处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列入保护名单。至此,济宁市共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14处。
  去年年底,济宁市政府核定公布了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6处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列入保护名单。至此,济宁市共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14处。
  目前,针对文物点的保护与管理遵循“属地管理”原则。记者通过连日来的采访发现,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群众,都对当地文物保护问题越来越重视,但却出现了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不断拉长,而保护经费却并未增长的瓶颈,需要完善相关机制来解决。

文物管理保护意识加速觉醒
  “拆旧村、建新城、修公路、盖高楼”,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散布于城郊、村落、田间的文物保护问题与城建的矛盾日益凸显。“当文物点被纳入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会在该单位立碑标识,各级各类单位不得随意将其纳入到规划建设用地的范畴。”兖州市文物旅游局工作人员谷司振介绍。
  每到周末,都会有不少群众到位于兖州奎星苑小区内的织神庙许愿祈福,该庙是兖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奎星苑是城区拆迁改造后,在旧址上修建的居民安置房,而织神庙也在原来的居住区内,为了保护它,管理部门腾出了一个楼盘的位置,在新建小区内规划出织神庙景区。”谷司振介绍,“这个楼盘价值近2000万元,而在建设景区时,织神庙面临坍塌危险,又对其进行了修缮。”
  这是兖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的一个缩影。2011年底,兖州成为全国首批文化遗产知识宣传普及工程两个试点县之一,兖州在国家文物局每年拨款10万元的基础上,从去年起,“十二五”期间市财政每年又设立2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文化遗产知识宣传普及工作。
  文物保护意识的觉醒不仅体现在兖州,在济宁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鱼台县有7处不可移动文物入选。鱼台县文物管理所副所长张宪光介绍,“鱼台文物古迹大都分布在田野乡间,必须加大管理力度。”
  “我们每月都要进行两到三次的全县文物点巡查,每个文物点还请了一名热心村民做义务看管员。”张宪光说,“现在群众保护文物的意识和警觉度都很高,他们只要看到有陌生人在文物点周边转悠,就会给我们打电话,让派人过去看看。”

资金不给力,修缮很尴尬
  去年12月7日,在鱼台县张黄镇大闵村,数名工人正在济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闵子祠内紧张施工。该祠为清代建筑,是为纪念孔子弟子闵子骞而修建。在上世纪60年代,闵子祠遭严重损毁,“重修闵子祠是我们十几年来的梦想,一直没钱才拖到现在。”闵氏第七十八代嫡长孙闵维君说,此次修缮,闵氏家族内部集资30万元。  
  “用于维护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资金,可逐级上报申请文物保护专项经费。”张宪光表示,在市级层面,坚持“谁使用谁维修”的原则,像家祠等文物点,一般都是本家族看管维护;文物点属于某一个单位或企业使用,要在当地文物部门监督指导之下,由单位或企业出资维修;其他保护点归属地管理,由当地财政负担保护经费。
  “由于财力有限,向上申请资金又非常困难,有些针对文物的保护规划就只能搁置了。”张宪光提到,他们早就计划在境内的栖霞堌堆遗址“拉起院墙、盖起山门”,更好地维护遗址安全,“粗略算大概要200万元左右,我们打算先向省里申请100万元资金,再由县财政配套100万元。”但至于钱能否按计划筹到,他心里没底,“一是省里会按‘先急后缓’原则拨付资金,不一定一下子批复那么多钱;二是县里的配套资金凑起来也着实困难。”

保护经费自然增长 机制亟待建立
  “应该说文物点属于哪一级保护单位,就由哪一级出钱进行维修,但目前还实现不了,主要是由于文物保护经费还满足不了整体需求,从省级到县级大都‘吃不饱’。”济宁市文物局文物考古研究室原主任王政玉说,“对属地来说,文物点保护,往往只能争取民间集资,或是依靠地方财政部门拨款。”
  王政玉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地方财力较好的,对文物点的管理修缮一般不成问题,但财政本身就吃紧的地区,就难了。”他说,“目前,国家省市各级都有文物保护经费,但经济发展了,文物保护经费也应该相应增长。”
  “济宁公布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时,市财政给了部分维护经费,因为当时保护单位还比较少,所以基本上满足了需要。现在都到第四批了,文物点越来越多,可维护经费并没有增加。”王政玉表示,“保护好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立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的自然增长机制是当务之急。”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