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242839438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天然气价格下月要"奔四" 若上调居民用气将听证

2013-03-26 07:53 作者: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从4月起,我国天然气价格将进行大幅度上涨,其各地零售终端价格将达到3元~3.5元/立方米区位,进而逼向4元大关。对此,刚刚走马上任的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表示,在今年两会以后,首要完成的是对上一任制定的能源改革方案付诸实施。

  记者3月24日从有关方面获悉:从4月起,我国天然气价格将进行大幅度上涨,其各地零售终端价格将达到3元~3.5元/立方米区位,进而逼向4元大关。对此,刚刚走马上任的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表示,在今年两会以后,首要完成的是对上一任制定的能源改革方案付诸实施。

  气改方案综合实施

  今年两会前,对国内天然气价格调整的方案早已制定完成并报请国务院批准。

  据了解,此次天然气价格调整的方案,对天然气最高门站价格进行了规定,其中北京增量气为3.14元、黑龙江增量气为2.9元、江苏增量气为3.3元、上海增量气为3.32元、广东增量气为3.32元、陕西增量气为2.58元、新疆增量气为2.29元。

  目前,国内天然气的定价体系由井口价、城市门站价和终端用户价三部分组成。此次气改,各地门站价格按增量气定价,已有15个城市门站价达到或超过3.1元,若再加上终端用户价,3.5元的天然气价位已成大势。

  根据相关机构的研究报告显示,此次气改方案实施后,其平均提价幅度在 0.6元~0.8元/立方米。而若将中亚进口天然气价格偏高因素考虑其中,新增的天然气价格涨幅甚至可能达到1元/立方米。

  能源结构倾向环保

  来自一项调查揭示,近五年来,我国天然气上游价格上涨了50%,而国内天然气终端均价涨幅只有24% 。此次天然气提价及气改方案启动,无疑给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带来最直接与最大的利好。

  当下,作为清洁能源,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中占比仅4.03% ,远低于全球天然气23.8% 的消费比例;作为非清洁能源,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中占比竟高达70.45%,远高于欧美经济发达国家占比水平。

  根据权威部门所作出的市场远景预测,到2015年,国内天然气需求达到2500亿立方米。这其中,居民用气和天然气汽车用气复合增速将分别高于8%和29%。但此次天然气涨价,无论涉及生产还是生活两大成本都将增高,对制造企业、对广大民众影响无疑亦是最大的。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未来十年,我国天然气行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伴随而来的是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达到40%。此次气改试点,采用“市场净回值”方法,制定出门站价,并与进口液化气和燃料油进行价格联动,再由门站价倒退回上游的气田出厂价,且下游的终端价与门站价进行联动,由此形成天然气上下游价格。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曾对媒体明确表示,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放开天然气出厂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政府只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进行管理。对即将出炉的气改方案,业界有这样一个直观的评判:3.5元的天然气价位是一个标志点,高于此点意味着真正改革的到来,低于此点意味着以往调价的延续。据中华工商时报

  青岛城区燃气化率92%

  目前,青岛市管道天然气价格将分“居民类”和“非居民类”。按照《山东省天然气价格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管道天然气价格分类调整为“居民类”和“非居民类”两类,“居民类”价格为2.40元/立方米,工业、商业等“非居民类”价格为3.60元/立方米。其中居民生活用气、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教学和学生生活用气以及非营利性社会福利机构食堂用气执行“居民类”价格;其他用气执行“非居民类”价格。

  市物价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综合成本等经济关系,结合青岛市的实际情况,若需调整居民用气价格,将会履行规定的听证等程序来决定。

  据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青岛已建成天然气管网5976公里,居民天然气用户达到 130万户,天然气消费量达到 8.5亿立方米,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加35%;主城区管道燃气气化率达到92%,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记者 娄花

责任编辑:孔令俏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