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兆锋
本报通讯员 刘杰 石冰心
7月,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离开校园。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到基层去”成为不少大学生或主动或被动的选择。除了“村官”和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部分大学生选择了乡镇企业。对接乡镇企业,能在多大程度上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7月下旬,记者在高唐县部分企业进行了走访。
“这里收入不比大城市差”
“90后”大学毕业生葛文栋,现在是赵寨子镇鑫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的生产经理,也是公司的技术骨干。记者采访时,他正在给工人讲解雕刻机横梁图纸,核对程序。“这是给深圳大宇精密公司生产的雕刻机,用来生产手机部件。”葛文栋介绍,这是他父亲创办的公司,自己去年毕业后原本想到大中城市就业,但没找到合适的工作,自己学的专业跟自家企业的需求又正好对口,便放弃了大城市。毕业后主动“回炉”,到济南蓝翔技校学习了半年数控机床,上班后很快就进入了角色。
鑫石精密公司的另一名大学生娄西强,曾跟公司总经理葛现才一起在济南一家企业打工,葛现才回乡创业时,他跟着一起来到了赵寨子镇。“我在这里工资跟济南差不多,企业给缴纳‘三险’,逢年过节都有福利,企业对我也比较器重。对我来说,这里不比大城市差。”现在娄西强的妻子也在赵寨子镇一家企业找到了工作,夫妻俩在企业附近买了楼,“只要企业发展得好,我们就打算一直在这里干下去。” 大城市求职难、就业压力大、买房困难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地让大学生对大城市“望而却步”。相较之下,基层生活压力较小,一些乡镇企业为了吸引人才也开出了较优厚的待遇,就职乡企成为一些大学生务实的选择。
“个人上升空间比较大”
7月22日,高唐县姜店镇种鸭养殖场,李志红顶着高温在各个鸭棚里转悠,指导养殖户怎样应对降雨、预防疾病。李志红是山东农业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在荣达公司已经工作3年。工资待遇不错,有养老医疗保险,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李志红挺满意这份工作。
荣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高唐县姜店镇,总资产达6.5亿元,是集种鸭饲养、鸭苗孵化、合同鸭养殖、饲料加工、成品鸭回收加工、冷冻贮存、鸭油深加工为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在公司有180多名大学生,占了公司员工总数的一半。近几年来,随着产业链条的延伸、规模的扩大,公司每年都通过校园招聘、网络招聘等形式引进一批大学生,而且对新进大学生都有非常详细的培训、任用规划。公司为所有员工免费提供食宿,还经常组织各种拓展训练、旅游活动,企业文化也搞得有声有色。
毕业于山东大学软件学院的马鸿烈,在荣达公司已经工作了4年。谈起自己的工作,马鸿烈说综合评价要比在大中城市舒心,而且企业对员工非常关心体贴,还制定成长规划,个人上升空间比较大。他对一件小事感受比较深刻:去年公司组织员工的父母参观企业,因为没人照看孩子,他问能不能带着孩子来,公司回应可以并立即安排给孩子买了一件玩具作为小礼物。虽然事情不大,却充分体现了对员工的关心。
相对而言,规模较小的乡镇企业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比较薄弱。三十里铺镇有200多家民企,而且已经形成棉花加工、机械加工等比较成熟的产业集群,其中有100多家企业有大学生,而大学生超过10人的企业不过20家。清平镇70家民营企业,只有10多家有大学生,都不超过10名。
对接之路困难颇多
高唐县人社局负责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曹金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高唐县乡镇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的总体能力不强,乡镇企业和大学生的对接还存在颇多困难。
据了解,目前高唐县镇街企业约有大学生800多人。规模小、管理不够完善、上升空间小等因素也让一些大学生放弃了乡镇企业。企业方面,一些科技含量不高的民企,对大学生的需求不大;部分企业有技术需求,但更倾向于找科研院所合作,因为自己培养人才费时费力,而且大学生在锻炼培养成手后很容易跳槽,企业可谓鸡飞蛋打。对大学生有需求的企业,多倾向于“有经验”、能直接为企业创造效益的人才,这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尽管存在不少困难,大学生和民企的对接率还是呈上升趋势。高唐县人社部门也为促进双方的沟通对接采取了积极措施。该县每年举办两次大型毕业生就业招聘会,此外每月15日举办一次招聘会,大学生和企业都可以免费入场,面对面洽谈。县人社局还专门组织乡镇企业参与网络招聘,先后帮助40多家乡镇企业在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上注册,通过招聘会和网络,每年大约有100多名大学生与乡镇企业签订就业协议。曹金义说:“我们将对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大学生一一登记建档,这样能够进一步摸清乡镇就业大学生的底数、流动情况,有利于指导就业、促进对接。”
原标题:
就职乡企,大学生的务实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