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2372789

通讯员QQ群:124771586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2372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124771586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狼”真的来了?——极强厄尔尼诺17年来首度现身

2015-11-06 09:54 作者:林晖 来源:新华网
从5日开始,包括北京在内的中国长江以北地区开始出现明显雨雪天气。国内外气象专家普遍认为,本次厄尔尼诺事件还将继续发展,可能在冬季达到峰值,进入明年春季后逐步消减。

  新华网北京11月6日电(记者林晖)从5日开始,包括北京在内的中国长江以北地区开始出现明显雨雪天气。6日晨,北京大雪纷飞。在迎来入冬第一场雪的同时,人们也密切关注极端天气可能造成的影响。

  来自中国气象局的消息显示,2015年10月,厄尔尼诺海温距平指数(升温幅度)累计达到18.4摄氏度,已达到极强厄尔尼诺事件的标准。这也意味着自1997/1998年度“史上最强”厄尔尼诺之后,全球时隔17年再次迎来“超级圣婴”。

  极强厄尔尼诺再次现身会对全球气候和生产生活产生哪些影响?即将到来的冬天会成为“极寒”或者“暖冬”吗?

  “圣婴”成长一路波折,冬季可能达峰值

  厄尔尼诺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海水温度异常偏暖现象。从去年3月份开始,气象专家已经发现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正逐渐从异常冷水转为异常暖水。到了5月,海水升温幅度达到0.7摄氏度,超过了0.5摄氏度的“警戒线”。因此,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把本次厄尔尼诺事件的起始点定为2014年5月。

  “这次厄尔尼诺事件前期发展很慢,像‘温吞水’,维持一个比较弱的厄尔尼诺状态。”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张祖强介绍,进入今年夏季之后,厄尔尼诺强度开始迅速攀升。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表层海水持续偏暖,暖海温中心强度超过3.5摄氏度。海水累计升温18.4摄氏度,超过了16.6摄氏度的极强“临界值”,正式迈入“极强厄尔尼诺俱乐部”。

  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近几十年来,全球共发生两次“极强厄尔尼诺”事件,分别为1982/1983年及1997/1998年。其中,尤以1997/1998年厄尔尼诺事件强度最强,影响最大。

  国内外气象专家普遍认为,本次厄尔尼诺事件还将继续发展,可能在冬季达到峰值,进入明年春季后逐步消减。

  强度逼近“史上最强”,南方汛期险酿大灾

  本次厄尔尼诺事件是否将“看齐”1997/1998年“史上最强”厄尔尼诺?对此,中国气象局专家表示,当前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高程度已经逼近1997/1998年,但能否超越还需进一步观察监测。

  “从1997年5月到1998年5月,海温异常偏高平均值为1.8摄氏度。而从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海温偏高平均值为0.7摄氏度。”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表示,这说明今年厄尔尼诺事件在前期是偏弱的。但进入夏季以来,厄尔尼诺发展显著增强,特别是进入9月份以后,海温偏高都在2摄氏度左右,发展“后劲”十足,强度正逼近1997/1998年创下的偏高2.5摄氏度的“峰值”。

  从去年厄尔尼诺事件生成伊始,气象专家就提醒2015年汛期中国可能出现“南涝北旱”灾情。从今年汛期情况看,中国并未出现如1998年那样的特大洪涝灾情。这是为什么呢?

  “1998年长江流域全流域大洪水和松花江、嫩江流域的大洪水令人记忆犹新,今年总体洪涝灾害比起那年的洪涝灾害影响确实差很多,但降水依然是偏多的,只是不像98年那样集中。”张祖强介绍,今年南方地区入汛以来强降雨过程一共出现了20多次,降水过程多、暴雨过程多,但降雨区域不像98年那样集中或停滞在湖南、江西附近,而是在长江中下游江南北部、华南北部之间来回摆动,所以没有造成很明显的洪水灾害。

  今年冬天或是“暖冬”

  影响全球的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在部分地区“显露威力”。张祖强介绍,受厄尔尼诺影响,10月份非洲多个国家面临旱灾威胁,埃塞俄比亚北部和苏丹东部等地区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至10月中旬,美国加州干旱造成超过1亿棵树死亡,约占加州森林的20%。

  厄尔尼诺对于中国的影响将是怎样的呢?专家介绍,即将到来的这个冬天可能因厄尔尼诺影响成为“暖冬”。

  “我国在冬季主要受到东亚冬季风的影响,厄尔尼诺跟冬季风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周兵表示,厄尔尼诺通常有利于冬季偏暖,东亚冬季风的强度有可能偏弱。

  在刚刚过去的10月,全国平均气温就已经发出“温暖”的信号。来自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平均气温为11摄氏度,比常年同期偏高0.7度。新疆南部、青海、甘肃南部、内蒙古中东部、江淮西部、江汉、江南中西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至2度,局部甚至偏高2到4度。

  世界气象组织发言人克莱尔·努利斯此前表示,今年1月至9月,全球表面平均温度达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2015年将成为史上最热年。

初审编辑:王振   责任编辑:王孟艳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