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1日 星期日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242839438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 车闻 > 车界新闻

谁最虎? 盘点各自主品牌车企2015年销量目标

2015-03-02 10:48 作者: 来源:人民网
 

转眼又到了年末,各个车企陆续公布了2014年的销量数据以及2015年新一年的销量目标。其中,自主品牌的销量情况一直备受媒体关注,每个月中汽协所公布的销量数据都会引发各类销量分析稿件以及对其未来发展的看衰或看好的评论。当然,销量是反映一个企业发展情况的硬性因素之一,因此,我们也拿销量目标做个文章,看看各汽车自主品牌(部分已公布数据的)2015年的销量目标都是多少?谁的增长率最高?

部分自主品牌

2014年销量(万辆)

2015年目标(万辆)

增长率

长城汽车

73

85

16.4%

长安汽车

71.03

75

5.6%

吉利汽车

41.8

45

7.6%

奇瑞汽车

30

40

14.2%

江淮汽车

19.5

30

53.8%

制表:人民网汽车

由以上表格来看,江淮汽车心气最高,2015年目标销量30万辆,与2014年同比增长53.8%,遥遥领先于其余自主车企的增长率。增长率排名第二的就是有自主品牌黑马之称的长城汽车,2015年销量目标85万辆,与2014年同比增长16.4%。奇瑞汽车紧随其后排名第三,2015年销量目标为45万辆,与2014年同比增长14.2%。

销量目标并不是张口就来的,相信每个企业所定的销量目标都有其自己的理由。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2015年各车企都是什么战略,推出什么样的新产品,是否足够支撑2015年的销量目标。

江淮汽车目标销量30万辆  增长53.8%

江淮汽车计划在2015年再推两款SUV来助推整体增长。江淮乘用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李建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江淮今年将推出新款瑞风S5以及另一款小型SUV瑞风S2,并期望新产品能够贡献15万-16万辆的销量,也就是30万辆目标的一半。看得出来,江淮将SUV市场看得很重,不惜将推出SUV车型定位为重点战略。

但完成近53%的增长率并不是那么容易。按照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去年SUV累计销售407.79万辆,同比增长36.44%,成为拉动自主品牌增长的重要板块。但2015年中国SUV市场的增速可能放缓,预计将增长25%,市场规模增长510万辆左右。

同时,被江淮定位在“差异化的小型SUV产品”—瑞风S2在上市后也将面对着来自哈弗H2、长安CS35、广汽传祺GS3、骏派D60、瑞虎3等对手,想要夺得市场必将展开一场恶战。

长城汽车目标销量85万辆  增长率16.4%

长城汽车一直是以SUV见长,除了H2、H1、H9这三款新车型继续上量外,明年coupe C以及H7、H8也将陆续推出,进一步丰富产品线。在汽车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长城汽车销量目标仍然高于整体水平。

不过,从2015年1月的销量数据来看,长城汽车SUV产品表现足够出色。1月,长城汽车SUV销量为7万辆,同比增长69.20%。较2014年12月6.13万辆的销量,环比增速达14%。长城能否顺利完成目标,相信除了H2/H9这两款热销产品的带量,2015年有希望上市的H8将会再次成为主宰长城命运的一款产品,让我们拭目以待。

奇瑞汽车目标销量40万辆  增长率14.2%

2015年,在新产品方面,奇瑞将推出一款7座MPV车型,产品定位于年轻家庭用车。另外,新A级产品艾瑞泽5也将于年内上市。产品升级方面,配备1.5T动力的艾瑞泽7、瑞虎5也将陆续上市。 

当然,奇瑞最近一系列的高层管理人士变动也不得不提。2014年底,孙晓东加盟奇瑞,现任观致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郭谦将离开观致,调回奇瑞内部担任奇瑞副董事长,负责战略规划。观致汽车有限公司市场及销售执行总监卫思梵则将离职,职位由孙晓东接替。

重磅产品加上毫不客气的人事调动,难怪奇瑞提出了40万辆的目标销量,增长率14.2%,远远超过中汽协预测的行业平均增长7%的水平。决断果敢的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想在2015年靠着产品、管理两手抓,确实是有底气提出这样的销量目标。

初审编辑:王振   责任编辑:贺亚林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