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曹再发投案自首,搞得人心惶惶的校园安全恐怖事件总算平息。不过,该事件发生后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如果以后遇到类似事件发生,预警信息该如何发布,才能保证信息的及时和权威?能不能建立正常的校园安全预警的部门联动机制?政府应急部门能否先“动”起来以正视听?……为此,记者进行一番调查和追问。
调查 家长呼吁知情权,指责政府不作为
14日这则消息的发布者并非相关政府部门,而是通过学校、家长的微博间接推向社会最终成为公共信息。对于此类公共危机的预警信息,家长都希望能第一时间知晓。那么,家长们到底期待怎样的知情权?15日,羊城晚报联合金羊网、金羊家长群展开网络民意调查。
“类似14日的校园安全恐慌事件,您认为预警信息该不该发?”在这个问题上,有超过80%的网友认为“应该发”。“您在意预警会造成恐慌吗?”的调查中,有近80%的网友认为“有预警好过没有”,表示“担心”的只有极个别。此外,在“您认为校园安全预警信息由谁来发布,可信度会高些?”这个问题上,41%的网友认为是学校等教育部门,34%的网友认为是公安部门,还有部分人认为应该是包括教育、公安、市政府等部门。
“昨天之事,政府部门做得不及时。” 一位黄姓家长如是表示,“昨天,人传我也在传,希望引起防范;同时,我动用相识的传媒途径了解核实情况。其实,此时此刻,政府部门应尽快通过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等发布公告,免得人们乱猜乱传,还有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对于民众呼吁的知情权,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表示,市民最终是要掌握知情权,但事件也要从危害性的大小、可信度的高低来区别。“必须要有一个度在那里,如果政府能将事态掌握在可控的范围内,那么就没有必要去大规模扩散,以免引发市民无谓的恐慌;如果不可控,有关部门就应当及早公开。”韩志鹏提出,当传闻已经传播开来,那么政府有关部门就应当及时、准确地发布官方消息,以正视听。
教育部门 只要危及师生生命安全就会通报
15日,记者走访广州多家学校,发现校园安全管理都严格了不少。在执信中学,进入学校的每个人都必须刷身份证才予以放行,出校门还必须有学校老师的签名回执。执信中学副校长钟立表示,学校安全第一道关口在门卫,这道防线他们会严防死守,同时还会教给学生自我保护的基本技能,学校还有一支由年轻教师组合的自卫队,遇到突发事件立马可以组织起来应对。
对于有社会人士对教育系统发布预警信息有微词,钟立认为作为教育主管部门有责任通知下属单位,而学校也有责任提醒家长,此次事件的预警信息发布程序无可厚非。广州市教育局昨天也在微博上明确表态,只要教育系统能掌握到的,危及师生生命安全的信息,除按规定第一时间上报政府、通报有关责任部门外,必定及时向所属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通报情况,并部署安全防范的工作要求。
市应急办 扬言性质的言语不宜向全市发布
很多家长都觉得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广州市应急办,遇恐慌事件应该第一时间站出来。不过,15日接受记者专访的广州市应急办工作人员表示,类似14日湖南籍男子扬言性质的言语,如果我们向全社会发布,势必引发恐慌,所以尽量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也就是说教育机构可以联系市应急办,由我们通知警方部署警力。
记者登录广州市应急管理办公室的官方网站上看到,左侧公示的“突发事件”一栏细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前三者均有最新的动态跟进,“社会安全事件”却空无一字。工作人员解释,社会安全事件难辨真伪,难以定性,有时还会引发社会恐慌,因此这一栏是空白的。
专家:恶性案件预警应由公安主导发布
记者采访发现,在此次恐慌事件中,公安部门对预警信息发布的态度并不积极,在经过网络扩散后才最终证实。对此,广州市政府第二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广州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鹰博士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指出,对一般性的校园治安、校园食品安全等事件,可由教育部门内部发出预警信息,但对重大、恶性案件的预警则应由公安部门主导发布。
王鹰曾经在公安战线工作多年,有一线工作经验,现在从事大学教学工作。他称,之前, 公安、教育部门都有联合出台文件应对校园安全的指导性文件,根据这个原则,双方加强合作,区分不同校园危险因素,相应采取不同的应对办法。“不管哪种预警信息发布,都要遵循‘内紧外松’的原则,相关部门内部要引起重视,责任到位,责任到人,不能出现半点疏忽和问题,在对外,则不要造成人为的过于紧张。”王鹰说。
王鹰认为,除了预警信息要准确之外,还要有分级制,进行分级管理应对,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但无论何种级别的安全预警,都要有现实性和紧迫性。(记者 陈晓璇 张林 王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