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爽爱
责任编辑:朱仙娉
大众网记者 王悦豪 通讯员 随艳寒 济宁报道
近日,在鱼台县王鲁镇李魏村的毛木耳种植基地,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忙着将菌棒整齐地“码”在架子上,一行行、一排排的木耳菌棒首尾相连,“列队”整齐。
李魏村毛木耳种植大棚
“李魏村毛木耳种植大棚有五百多个,每棚可种植6万棒,该基地木耳可种植量约为3000万棒,每棒可采2斤鲜木耳,全年收入可达6000万余元。目前,李魏村的毛木耳种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长势也非常好。”李魏村毛木耳种植户李莎莎说。
工人们正忙着将菌棒整齐地“码”在架子上
据了解,眼下正是木耳种植的最佳时节,控制好时间、温度、水分,再做好发菌管理,20天左右木耳开始陆续钻出菌袋,五月中旬就能采摘。李魏村毛木耳肉质厚实、口感脆嫩,主要销往福建、广西等地,同时畅销鱼台周边地区,不仅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还吸纳了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我差不多半年的时间都在木耳棚务工,一天有70块钱的收入,一年能挣一万来块钱,来这里上班比较近,很方便。”毛木耳种植工人刘女士说。
近年来,王鲁镇积极探索食用菌产业发展新路径,坚持生态化、标准化、规模化,不断拓展和延伸产业链,在扩大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全力打造产业增收新路子。
初审编辑:王爽爱
责任编辑:朱仙娉
2月18日,济宁市公安局高速公路交通警察支队发布公示,济宁市公安局高速公路交通警察支队新增1处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详细]
2月19日,市妇联、市人社局举办济宁市2025年春风行动女性专场招聘会。[详细]
进入雨水节气,中国北方地区尚未有春天气息,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雨水时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详细]
当下,济宁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万物勃发,抬头可见“天空蓝”,放眼满是“产业绿”。济宁正深入做好做优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详细]
2月16日,济宁市公安局高速公路交通警察支队发布公告,拟在辖区新增1处区间测速取证设备。[详细]
“目前我们订单充足,公司力争一季度实现产值1.5亿元以上。”微山虹纬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军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