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胡兆杰
责任编辑:马震
邹城市残联官网关于全国阳光助残志愿服务基地信息截图
大众网记者 胡兆杰 见习记者 王介木 通讯员 刘雪寒 济宁报道
今年以来,邹城市残联坚持为民服务导向,把开展丰富多彩的扶残助残活动作为载体,持续推进邹城市志愿助残服务规范化、社会化、常态化发展。继邹城市助残志愿者协会被认定为第四批全国阳光助残志愿服务基地后,邹城市残联助残服务再获新突破,新增两处全国阳光助残志愿服务基地,分别为邹城市残疾人联合会与邹城市艺童益行特殊青少年文化艺术中心。截至目前,邹城市共获批全国阳光助残志愿服务基地3处,数量位居全国县市区第1名。
邹城市残联坚持争先创优,用心培育志愿助残行业新品牌。4月,中国残联副主席、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对邹城市志愿助残工作作出肯定性批示。7月,在全国助残志愿服务培训交流活动开幕式上,吕世明、邹斌芳向邹城市委书记远义彬授全国“阳光助残志愿服务基地”牌匾,邹城市成为全省首个获得全国“阳光助残志愿服务基地”的县市区。2023年11月,《中国残疾人》杂志对邹城市志愿助残服务相关经验做法进行推广。
邹城市残联积极整合资源,打造专业化的志愿助残服务队伍。邹城市残联一直将志愿助残工作当作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抓手,不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内涵,努力拓展志愿助残服务的范围和力度,积极吸纳优秀公益人才。2021年5月,邹城市组建助残志愿者协会,为邹城市残疾人打造了一支专门的志愿服务队伍。目前该协会已成立23个分会,拥有会员1140余人,服务内容包括教育工作、康复救助、无障碍促进、残疾预防等,满足了残疾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
邹城市残联充分发挥残联组织联系残疾人的优势,按照“1+16+N”的框架结构搭建市、镇街和村(社区)三级志愿助残服务阵地。邹城市残联在邹城市16个镇街成立助残志愿者服务中心,在邹城市614个村(社区)设立助残志愿者服务站,由残联助残志愿者与1名村(社区)残协工作人员和1名党员干部组成3人包保小组,形成“三帮一”精准联系帮扶机制,每名残疾人都有包保小组联系包保,实现了助残志愿者联系残疾人全覆盖。
邹城市残联会定期组织助残志愿者深入学习助残服务理论,不断提高助残志愿者对志愿服务工作的认识。同时,邹城市残联为精准搭建志愿助残服务平台,在邹城市残疾人就业企业、专业服务机构和“如康家园”等处建立网格化服务机制,设立志愿助残服务站点,引导广大志愿助残服务人员深入到残疾人活动场所,为邹城市残疾群众提供高质量服务。
围绕残疾人事业发展需要和残疾人实际需求,邹城市残联积极动员党政机关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网络募捐活动,在2021至2023年“99公益日”网络募捐活动中,共募集资金495万元。2021年以来,借助邹城市助残志愿者协会和各镇街助残志愿者服务中心力量,先后开展了“儒润童心”“双百”救助、“中秋情·助残行”等富有时代气息的节日主题助残活动。截至目前,邹城市残联已先后筹集物资和资金600余万元,受益邹城市残疾群众达10000余名。
邹城市残联将始终高举人道主义旗帜,自觉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持续推动3处全国阳光助残志愿服务基地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充分发挥邹城市残疾群众和助残志愿者的能动作用,为邹城市残疾群众提供更高层次、更多样化的志愿服务。
返回首页>>初审编辑:胡兆杰
责任编辑:马震
12月19日,记者从济宁市教育局官网了解到,2024年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23年12月23日至25日进行。本次考试,济宁教育招生考试院报名点参加编场考生22302人、78915科次。[详细]
12月18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第七批山东省首版次高端软件名单,其中,济宁7家企业入选。[详细]
济宁市气象台2023年12月17日16时发布本周(2023年12月18日~24日)天气预报,预计本周济宁市以晴好天气为主,19~22日受强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最低气温在-12℃左右,局部低于-15℃,出现在22日早晨。[详细]
12月13日,济宁市人民政府公布2023年11月份金融统计数据,其中各项存款余额8592.85亿元,比上月末减少172.8亿元,增幅-1.97%。[详细]
12月16日,济宁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解读《关于进一步扩大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大众网记者从发布会现场了解到,今年以来,济宁市商务局把恢复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实施“消费提振年”行动,多措并举持续激发消费活力。[详细]
12月16日,济宁市教育局发布公告,根据《济宁市教育局关于组织开展济宁市“美德少年”选树活动的通知》(济教函〔2023〕171号)要求,经学校推荐、县市区教育局审核、市教育局复核,最终评选丁文博等200名学生为济宁市“美德少年”,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12月15[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