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胡兆杰
责任编辑:马震
大众网记者 胡兆杰 见习记者 王介木 通讯员 徐德英 济宁报道
2023年至今,邹城市残联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引领激发创新活力,着力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实现了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融合共进,构建了“区域统筹、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残疾人工作治理新格局,开辟了邹城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邹城市残联实施村(社区)残协全覆盖,614个村(社区)全部完成残疾人协会建设,残协主席全部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全力推动扶残助残工作与党建活动深度融合。邹城市16个镇街共建立村(社区)惠残政策宣传微信群816个,实现了残疾人及其亲友微信群全覆盖,各村(社区)建立了残疾人网格三人包保制度,每个网格由1名村残协成员、1名助残志愿者、1名党员干部组成,为残疾群众提供优质的帮办代办服务。发放联系卡,保证惠残政策“码上知”。采取实名制形式,向邹城市残疾群众发放3万余张联系卡,并将残协包保小组成员名单、惠残政策二维码及市、镇街残联服务监督电话印制在联系卡上,让残疾群众遇事能找人,政策“码”上知。
邹城市残联在全省率先成立志愿助残行业党委,把党建工作深度融入残疾人各项工作中,实现了由“单兵突进”向“组团并进”的转变,构建起上下联动的党建引领志愿助残工作体系。邹城市残联充实“叶脉”做强组织架构,成立助残志愿者协会,并按照“1+16+N”的框架结构,搭建市、镇街和村(社区)三级志愿助残服务阵地。在邹城市614个村(社区)设立助残志愿者服务站,在残疾人就业企业、专业服务机构和“如康家园”等处建立网格化服务机制,帮助广大残疾群众共享美好生活。邹城市残联做实志愿助残联盟,以残工委名义出台《关于组建邹城市志愿助残联盟的通知》,动员残工委成员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各镇街广泛开展志愿助残活动,深入推进党建助残联盟,指导16个镇街组建党建助残联盟,动员127个党支部与“如康家园”进行结对,签订党建助残联盟协议,并开展“中秋情助残行”“新春送福”等一系列扶残助残主题活动。
邹城市残联助残扶残现场
邹城市残联投资100万元为400户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为752名残疾儿童提供了康复训练救助,开展残疾人招聘会就业活动117场次,累计向邹城市2006名残疾人及残疾人亲属推荐有效就业信息,新安置扶残助残公益岗813人。邹城市残联为1183名学前、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家庭子女发放助学补贴,发放资金68.01万元,救助残疾大中专学生45名,发放助学金12.6万元,以上数据皆位居济宁市各县市区第一名。邹城市残联先后举办了困难残疾群众“双百”救助暨春节走访慰问活动、“爱出行快乐生活”暨全市2023年残疾人辅助器具集中发放活动、“关爱老兵守护光明”送义诊志愿服务活动以及“文化助残”“教育助残”“法治助残”等专项爱心助残活动。邹城市残联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等媒体平台作用,采取多种方式宣传党建品牌,扩大社会影响。邹城市残联利用“残疾预防日”“爱耳日”“全国助残日”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多渠道、多角度、立体式的向公众普及残疾预防知识、宣传惠残政策,在邹城市全社会营造关心、关爱残疾人的浓厚氛围,拓展残疾人工作的宽度。
返回首页>>初审编辑:胡兆杰
责任编辑:马震
“两创”落地,传统“新生”。当充满文化自信的年轻人聚到一起,能碰撞出怎样的奇妙火花呢?1月9日,“高质量发展看济宁”央媒、省媒济宁行采风团来到“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在灯火阑珊中打卡与众不同的“运河记忆”游客服务中心。[详细]
1月10日,记者从山东省民政厅了解到2023年度山东省行政区划信息统计,截至2023年12月31日,山东省共有设区的市16个;县级政区136个,其中市辖区58个、县级市26个、县52个;乡镇级政区1825个,其中街道696个,镇1072个,乡57。其中济宁最新行政区划代码如下。[详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济宁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决定:接受王宏伟辞去济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的请求,报济宁市人民代表大会备案。[详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济宁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决定:接受董冰辞去济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的请求,报济宁市人民代表大会备案。[详细]
行进、识别、采摘、存放……1月8日,“高质量发展看济宁”央媒、省媒济宁行采风团走进邹城市乡村振兴草莓产业示范园建设项目。项目的智慧大棚内,草莓采摘机器人穿梭在草莓栽培架间,颇为抢镜。[详细]
邹鲁圣地,孟子故里。“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便是教育家孟子的主张。在崇学重教的文化沁润下,邹城市重视教育已蔚然成风。悠久的教育文化历久弥新,在古老和现代之间,激荡起传承的共鸣,在邹城市久久回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