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平凡书写忠孝 好媳妇刘春梅二十年常伴公婆

2017-03-02 08:56:00 来源: 大众网济宁频道 作者: 史欣欣

  大众网济宁3月2日讯记者 史欣欣)刘春梅,是济宁市嘉祥县老僧堂镇董庄村的一位普通村民,嫁到这里已经二十多年了。她的这个家庭,可算得上当地的“大户人家”,公婆兄弟妯娌七八个,全家上下二三十口人。这一大家子人,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却用各自的勤劳、朴实和宽容的家风守护着最平凡、简单的幸福,更在今年被评为首届省级文明家庭。

  

  刘春梅家中摆放着“省领导与第一届全省文明家庭代表合影留念”

  顺老人意 只言孝顺是为人子女本分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而这句看似极为平常的话,要真正做起来似乎并不那么容易。刘春梅说,“想要孝敬老人,就必须在生活点滴中从小事做起。谁能摸透老人的心,谁能顺从老人,那才是找到了真正孝敬老人的门路。”

  “我公公是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民,可他偏偏喜欢上诗词,老人家收入不多,一到买书籍订刊物的时候,日子就过得很紧巴。我知道这种情况时,就拿出一部分钱来资助老人。”刘春梅告诉记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与老人的努力,公公写的诗词累计在全国几十家刊物上的发表了。

  2014年夏天的时候,刘春梅的公公受山东省诗词学会的邀请,去济南参加诗词研究会,但要交六百五十元的会费。她说,“我公公肯定想去,但是他的钱又紧张,我知道以后就给了他1000元,让老人家高高兴兴的去一趟。”老人得知要交钱面有难色,刘春梅没用公婆开口便拿出1000元来资助老人。

  记者在交谈中了解到,刘春梅的婆婆今年71岁,是个不爱说笑、不好针线的人。刘春梅的公公董老爷子指着自己脚上的鞋子告诉记者:“俺家小梅从进家以后都对俺老两口很好,我这鞋子是孩子给买的,但大多都是小梅给做的,一年四季棉的单的,是年年少不了。还有家里以前的棉袄、被子、褥子也都是她做的。”

  刘春梅告诉记者,自己的婆婆年龄大了,平时也不好针线活,自己又想让老人穿得舒服,所以也就养成了每到秋去冬来,给老人添置一些衣物和鞋子的习惯。而这一个缝制衣物的习惯,做了二十多年从未间断。

  

  刘春梅在公婆家里摘菜唠家常,公公向记者讲述家中的故事

  言传身教 好家风潜移默化代代相传

  刘春梅的言行对孩子们来说,就是一种无言的教诲,通过日常生活,用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决定着子女的成长。

  刘春梅有两个孩子,大女儿平仄17岁,想去学习烹饪。小儿子幕遮今年14岁,在寄宿学校读初二,两周交一次饭钱,孩子一个星期回来一次。“要说他平时干了啥吧,我还真想不起来。就记得他八、九岁的时候,玩儿婶婶家孩子的车,不知道怎么给弄坏了,那时候家里也没有人,他自己就把身上有的钱塞到了车把旁边一个地方,后来我公公发现了就纳闷这是哪来的钱啊?那才知道,幕遮是觉得把别人东西弄坏了,他得赔偿人家。”刘春梅还告诉记者,忘了什么时候,她买了个小西瓜,故意逗儿子说西瓜太小了,要自己留着吃就行,儿子反问爷爷奶奶怎么办,刘春梅说不给老人了。“结果西瓜一切开,幕遮抱起来半个就往外跑,给他爷爷奶奶送去了。”董老爷子接着刘春梅的话说:“我这个孙子品行是真不孬,他现在住校一星期回来一次,我给他二十五块钱当零花,他就要5块钱,说自己还有上星期剩的5块钱。你说说10块钱够干嘛的?我看着都可怜,给他买点吃的也不要。”

  董老爷子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家中还有一位九十多高龄的母亲。董家虽是兄弟四人,实行轮流赡养,但从未真正分过你我,一切都是依老母亲的喜好来定,想呆在谁家,就在谁家多住,每个家庭都是欢欢喜喜地照顾,从没埋怨嫌弃过。

  在刘春梅公婆的眼中,教育就是简单的“以身作则”,无需刻意去讲授,就以和睦相处、忠孝之道,做了良好的榜样。村里的支书说,“我记得前两年,老董的娘有天想吃羊血,他骑着车子就跑集上找去了,找了一圈子没找到,还问我哪里能买着,最后又跑了三家饭店,给炒了一小碗端回来给他娘吃的。”这时候,董老爷子一直摆着手不让说,直说这是天经地义的,那有啥孝不孝顺。

  

  刘春梅手拿“山东省文明家庭”证书

  心怀感恩 二十年陪伴公婆话家常

  刘春梅在附近一家工厂上班,每天7点上班,下午四点下班,基本上每天都会公婆家里转一转,看看老人需要什么,陪着唠唠家常。她说,“我丈夫以前在广东干汽车维修,每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来待上一个月。这十多年里,都是公婆帮我们照料孩子,让我很感激。而且身为人妻、人媳,也一直以公婆为榜样,只要在家就尽心尽力做好农活家务。虽然事儿不少,我也想让我的家庭变得更好。”

  但有句话说:有喜有悲才是人生,有苦有甜才是生活。一个再好的家庭也绝不是碧玉无瑕,家家都有难念的经,这是无法否认的客观存在,刘春梅的家也是如此。而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全家人团结在一起,调和自己与周边的日常生活矛盾显得至关重要。

  “有一回我陪婆婆唠家常,说话中也不知道哪里出现了言语差错,到现在我也没有想起来,婆婆偏偏骂了我一顿。当时本想据理力争,后来又一想她毕竟是自己的婆婆,后来我就压下一肚子委屈强装笑脸回了家,然后一头扑在床上,蒙着头大哭了一场。”刘春梅一直认为家和万事兴,而这件小事也从未影响她对待公婆的态度。刘春梅的公公还告诉记者,“我有一年因为生病欠了五千块钱的外债,我两个儿子,分账时本应该是一人一半,但我这个大儿媳妇还没等老二家的说话,就主动说要承担三千块钱。”

  “我觉得与人交往要有吃亏是福的想法,比如我家的责任田和婆婆家责任田挨边,每到施药除草的时候,我都会在老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悄悄做完;交机耕费、播种费、收割费的时候,我又替婆婆交上。后来婆婆要给钱,我也都是一笑了之。结果有一年婆婆在小麦要收割时,竟然把整个地块和小麦永久性的给了我家。”刘春梅说,其实她做所有事情的最终目的是想让整个家庭的成员都能够和睦相处,公婆现在都已七十高龄,她的丈夫去年也从南方回来了,他们都想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家里,让老人安享晚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司璐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