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2372789

通讯员QQ群:124771586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2372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124771586

当前位置:首页 > 2015专题 > 华能电厂 > 环保攻坚

领跑绿色环保 助力城市蓝天—记华能济宁电厂环保攻坚战

2015-12-10 09:46 作者:姚树凯 耿文娟 来源:大众网济宁频道
蔚蓝的天空下,两根红白相间的烟囱高耸云端。烟囱吐出来的不是浓浓的黑烟,而是白色洁净的气体。气体升上天空后,不一会就消失了,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   进入厂区,空气新鲜清爽,到处是绿树植被;站在烟囱下面,没有任何烟尘和异味。见记者一脸的惊讶,厂长孙即涛递过安全帽:“走,到电厂的‘大脑’一看就明白了,环保监测数据是不会骗人的。”   孙厂长说的“大脑”,是电厂监控中心。在中心的电子屏幕上,跳动着机组重要的环保参数——当天10:46分,屏幕显示,2号机组的粉尘浓度为12.49mg/Nm3,氮氧化物浓度为47 mg/Nm3,二氧化硫浓度123 mg/Nm3。

  

高耸入云的烟囱吐出白色洁净的气体

  蔚蓝的天空下,两根红白相间的烟囱高耸云端。烟囱吐出来的不是浓浓的黑烟,而是白色洁净的气体。气体升上天空后,不一会就消失了,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

  进入厂区,空气新鲜清爽,到处是绿树植被;站在烟囱下面,没有任何烟尘和异味。见记者一脸的惊讶,厂长孙即涛递过安全帽:“走,到电厂的‘大脑’一看就明白了,环保监测数据是不会骗人的。”

  

厂区空气清新,环境优雅

  

工人正在进行三期水处理

  孙厂长说的“大脑”,是电厂监控中心。在中心的电子屏幕上,跳动着机组重要的环保参数——当天10:46分,屏幕显示,2号机组的粉尘浓度为12.49mg/Nm3,氮氧化物浓度为47 mg/Nm3,二氧化硫浓度123 mg/Nm3。

  这组参数什么概念?根据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国家能源局三部委下发的标准,燃煤火电机组烟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不高于30 mg/Nm3、100 mg/Nm3、200 mg/Nm3。

  显然,3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国家规定的燃煤机组排放限值。

  “我厂两台350MW机组,经过脱硫、脱硝、低氮燃烧器改造后,排放指标已达到济宁区域最低了”孙厂长介绍。

  煤炭燃烧后会产生三大污染: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而为了除掉这些有害物质,他们进行了一场严峻的环保“攻坚战”。

  首战除尘。电厂采用高效布袋除尘器和电袋除尘器两大“神器”,通过捕集烟气中的粉尘等固体粒子,实现高效除尘,除尘效率达99.92%。2台350MW机组烟尘排放达到11 mg/Nm3,2台135MW机组烟尘排放达到16 mg/Nm3,均远低于国家环保标准。

  二战脱硝。2014-2015年,电厂投资4000万元,先后对2台350MW机组实施低氮燃烧器超低排放改造,对原2层脱硝装置增加备用层催化剂改造,并委托西安热工院进行机组运行优化调整试验。通过技术改造和运行优化调整,机组氮氧化物排放浓度能稳定控制在50 mg/Nm3以下,实现了氮氧化物超低排放。

  三战脱硫。按照一炉一塔方式建设脱硫设施,2台350MW机组同步建成先进成熟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石灰石发生化学反应,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洗涤,实现最佳脱硫效果。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可降至120 mg/Nm3以下。

  四战烟囱雨。2014年,电厂投资380余万元开展烟囱雨科技攻关治理,在烟囱内壁及烟道内加装10套烟囱雨收集装置。投运后,每小时可收集烟囱雨约2吨,烟囱出口携带液滴被回收,防止形成雨滴,彻底根治烟囱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五战废水利用。2013、2014年,电厂投资4600万元建成中水深度处理脱盐设施,将济宁市污水处理厂的城市中水经过处理后作为发电、供热、循环冷却用水,每天使用中水达2万余立方米,实现了城市污水的回收利用,节约了水资源。

  环保专工指着厂区电子大屏幕,向记者介绍:“我们对各项污染物的监测数据进行实时更新,环保部门可实时监测,我们也接受社会群众监督。”

  华能济宁电厂作为济宁地区建成最早的发电企业,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央企责任,不断加大环保投入,保持环保指标领先,以领跑的姿态践行绿色环保承诺,为济宁市环境持续向好做出卓越贡献。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朱仙娉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