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好运动少过度用手机 老年病年轻化手机病老龄化

2017-03-15 09:48:00 来源: 东方圣城网 作者: 万德龙

  东方圣城网讯(记者 万德龙)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吃得好、运动少成为不少市民的普遍现象。昨日,记者调查发现,以“三高”为代表的心脑血管疾病呈年轻化趋势,四五十岁渐成高发人群。同时,因过度使用手机而带来的颈椎病、眼部疾病等“手机病”,逐渐出现老龄化趋势。

  酒局应酬不断,年仅46岁突发脑溢血

  脑出血、脑梗或卒中,在中医上统称为中风,在我们的印象中,这本应该是七八十岁的老人才会得的病,但据记者调查,目前许多医院做康复的病人中,50岁以下人群占到了相当比重。他们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工作压力较大,且绝大多数的发病原因都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关。更值得关注的是,由于这部分群体平时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身体健康状况,因此病发时往往伴有突发性。“李某长期应酬较多,喝酒更是家常便饭。有一日,李某的爱人和女儿外出旅游,他喝完酒回到家中却突发脑溢血。第二天上午,李某的姐姐数次打电话无人接听,且四处寻找无果,无奈找来锁匠将家中防盗门撬开,才发现李某已昏迷至少10个小时。李某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年仅46岁,很让人感到惋惜。”城区某医院心血管科负责人告诉记者,后经了解,李某公司年年组织查体,他患高血压、高血糖疾病已有近十年,一直服用常规药物,因此家人并未当成大事。但是,李某并没有听从大夫的戒酒、戒烟、早休息的建议,在工作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依然是一周至少三四天有酒场,并经常处在精神的高度亢奋状态。由于平日里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为身体留下了隐形地“健康杀手”。

  此外,记者还采访了几位年轻的中风患者,通过交流记者了解到,他们有几个共同的特点:肥胖、喜欢熬夜、爱吃肉、常抽烟、爱喝酒、不喜欢运动。

  常年熬夜打游戏,上班途中晕倒在地

  今年36岁的市民赵先生,熬夜打游戏的习惯已经“坚持”了十年有余。去年入秋后的一天,赵先生早上起床就感觉头晕,由于单位有一个紧急会议,他急冲冲地就去上班了。刚到单位停下车,走了没几步便晕倒在地,幸好当时身边有同事经过及时将他送医抢救,如今,在医院做了六个月的康复治疗,他已可以下地走路。

  赵先生告诉记者,他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脑血管畸形导致,是由于长期作息不规律,加上经常抽烟、喝酒、吃烧烤、吃泡面,蔬菜水果基本一口都不吃造成的。“今后,我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由于赵先生的突然发病,妻子只得将不到两岁的孩子交给姥姥、奶奶轮流照顾,自己则一边照顾丈夫,一边忙工作,可谓身心俱疲。“能让丈夫‘痛改前非’,我觉得付出是值得的,只不过代价真是太大了。希望病愈之后,他能懂得好好爱惜身体。”赵先生的妻子感叹说。

  老年人痴迷手机

  健康隐患翻倍增市民庄女士今年65岁,自从前几年女儿教会玩手机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先后更换了4部手机,原因和年轻人一致——“追求更流畅的手机体验”。今年春节前,庄女士感到头晕、恶心、手发麻,血压一度到高压180、低压110,甚至动一动就要晕倒。去医院做了全面检查后得知,老人的这些症状竟然是颈椎病引起的。据医生介绍,老人的颈椎病与平日经常看手机有很大关系。

  专家介绍,“手机病”对于老年人来说具有更大的危害,却容易被忽视,尤其是颈椎病。当老人突然出现头晕、血压增高、颈部酸痛等症状时,往往会认为是心脑血管类疾病发作,如果反复发作、原因不明又久治不愈时,就应该查查是不是颈椎出现了问题。其实,人体骨骼耐受力时间为45分钟,时间一长骨骼就容易发生损伤。

  新闻1+1

  脑血管畸形、动脉瘤

  成脑梗年轻化“杀手”据调查,10年前,神经内科里的脑出血、脑梗病人最早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后来到六十岁、五十岁,在这十年间,五六十岁的病人比例逐渐增加,尤其是最近五年,出现四十岁、三十岁以下的年轻患者。其中,30岁以下发病最主要原因是脑血管畸形或者动脉瘤。

  此外,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性病变没有控制好,也是主要发病原因。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引起高血糖,如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可引起种种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肾衰竭以及周边神经病变。有的糖尿病人由于神经损伤,在发生心梗时根本感觉不到疼痛,这就是所谓的“无痛性心梗”,它已经成为糖尿病人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马婧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